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居读易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潘良桢书法江湖书评集粹 [复制链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31#
发表于 2003-12-22 17:07:24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75&start=12&show=0
潘先生答奈尔先生问
承奈尔兄下问,无力详解,且简答如次——
这通魏墓志的书法很为我所喜欢,曾反复临写过。归舟所发,是我前两年身体渐见康复精神稍好时仿写的。那时,我临写完一通法书,若纸有余地,常常随意写下当时的临书感悟,写过便扔,并不在意,更未留底自存。若非归舟发出,我也不复省记了。

那时临写所据本子乃如题跋所示为罗振玉所编《六朝墓志菁华》,是中国书店的缩印本,因为就在手边。缩印本难免有所失真。去岁除夕接获门下仲威君寄来所编《北魏墓志选粹》,原大精印,始见庐山真面目。但是临写石刻墨拓,情形颇复杂,不是依样葫芦那么简单。要知笔法,不然极难入。而且要有一个释读的过程,有时近乎猜谜,有时漫漶石花会引人误读,有时明知其误而别有意趣……其情难以备述。我临石刻,就常体会到猜谜般的乐趣。当然,解读得如何,与临书人的书学修养有关。

我在长期的大量临帖过程中,时常发现不少法书在看似互不相关、落差很大的两者之间却有着一线相通处。可能那是蕴藏得很深的内在联系吧?也可能是我个人的一种感觉,别人未必能理解,也未必能认可。如我在反复临写小欧《道因法师碑》后觉得与智永真书千文竟有着很深的渊源,Ylli弟来时我说及,他大惑不解。

我说这通魏墓志书法时而与鹤铭仿佛,主要是其中有不少字的结字体势不避不稳,方寸之间有寻丈之势。《爨龙颜碑》结字基本上是平正的。

南北朝刻石书法的异同,因为数量甚巨,品流繁富,很难一言论定。要作研究,又是非大块文章莫办,在下现在尚无力事之。

简答如上,以近日感冒不适而匆匆不恭,望恕。有的问题尚有待研究深论,俟诸他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32#
发表于 2003-12-25 10:21:2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86&topic=692&replynum=last#bottom
潘师评燕俊萍临张迁

造型基础不错。
张迁的基本笔法还是圆笔,千万不要被开始几个字的某些笔画和一些并未深究过的人的不切评断所迷惑。一通一通写下去,自会明白。

初临,难免各处不尽到位,慢慢来,水到渠成。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33#
发表于 2003-12-31 19:26:4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78&start=12&show=0
潘先生答Nehr先生
早先在网上拜读Nehr兄大量临作,已有所选与在下大致叠合的感觉,记得曾写一帖请管城守卒君代为转达。可见我们在审视历代法书时,审美情趣与取舍眼光有重叠的部分。
兄所提议多所美意,然能否实现,有否意义,尚未能遽言。容先在江湖工作室发一点出来,大家看看再说。弟所临,十年前搬家曾经扔了一点,又送了学生一点(归舟最多),手下还存了一部分,似乎数量还不太少。听说山居君曾对归舟弟建议慢慢发,免得以后没有可发的。其实按现在这速度,还可以连续发相当一个时期。

兄提议小件用扫描仪做图片,我也明白,但我现在没有这设备,只能用数码相机拍,也算聊胜于无吧。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34#
发表于 2003-12-31 19:30:18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83&show=0
潘先生答石头网友问
老不下线”网友所说甚是。
我之所以以发临作为主,一是反应我自己学书的主要方法和经过,作了自我的真实展示;二是我认为这是绝大多数人学书最为可行的切实途径。
临本应该是法书原作,再高明的临本也只能作参考。当然,有的大名家(真能称得上历代名家的)的临作,实际上已经有了他独到的释读和发挥,本身已经成了“法书”,那应另当别论。

拓本漫漶者,初学可以暂不选用,也不宜选用。可选清晰完整的用心仿写,遇模糊不清或残缺的字,尽可跳过。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35#
发表于 2004-1-30 20:41:55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96&start=12&show=0
潘师网上书论
东坡书牵丝多,大概以寒食诗为甚,“花泥”二字间尤为突出。我临写时尽力把这些细节也有所表现,发的图片上可能看不太清。以我个人经验,牵丝的出现与执笔似乎关系不大,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当然也有人是刻意去带出来的。刻意去做,成了习气,难免令人生厌。东坡翁的牵丝乃属前者。又以我个人经验,牵丝之容易自然带出,可能与所用的笔束锋、弹性好有关。用到那样的笔,手下感觉就不一样。

我本人的用笔习惯,与苏较远而与黄较近,所以临写效果有目共睹,亦如君之所言。主要是笔法的相近与相远,执笔方式可能也有点关系。苏的执笔是有记载的,自是与我相去远甚。黄虽是苏门弟子,估计执笔不学乃师,但未见明确记载,难臆测。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36#
发表于 2004-2-17 20:09:2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86&topic=822&start=12&show=
潘师评伢子书
还是那两句话,临帖要力求用笔到位、造型准确。两个方面都需再用力。
赵松雪书主要学两家——王氏父子和李北海。知其所自,明白其底细,如能对其来源熟悉一点,学会一点,则学赵一定成绩更好。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37#
发表于 2004-2-18 23:50:38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20&topic=268&start=0&show=
潘师评齐锋笔
这种笔大约十多年前在上海一家商店看到过,锋更长,毫更晶莹,看了令人喜欢。其名曰“朵云”,大中小三支,价300、400、500元。估计是朵云轩定制的。我买不起,看看而已。曾与一位朋友说起,他经济实力强,买过一支。因为与商家熟,答应如果用了觉得不好,可以退还。这位朋友试用之下觉得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结果还是退了货。我没试过,不知究竟。我想,主要是要束锋好,中段不虚能得力。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38#
发表于 2004-2-27 16:19:42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119&start=12&show=0
潘师论兵器-------纸
  还要说一下纸的问题。前些时与牛子在上海会面时也谈到这事,话题是由他说用生宣临碑容易临帖困难引起的。
此所发临黄道周书,用的纸是一位安徽朋友那年送来的刚刚做成的生宣,可称为“生生宣”。我从未用过如此生的生宣,一下笔,墨就乱跑,笔管不住墨,而且笔稍一停留墨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四处乱渗,一开始简直无法成字,我说用来画大写意可能还可以。写此临书时,我已经用过了几张,稍稍有了一点点经验,但笔还是不敢多留和太深入,所以走得比较快,不能完全象黄道周那样沉着。现在放了十来年,那纸就好用多了。

此用纸经验或可供参考。文房四宝,养笔之外还要养纸。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39#
发表于 2004-2-27 16:33: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115&show=0           
潘师论友情
  前一阵,因为奈尔兄问及所用的笔墨,我说了墨是小草给的。本来无意,或者下意识中想表彰一下小草,谁知引来几位江湖兄弟责怪小草给的东东不是上品,为我始料不及,也庆幸江湖毕竟有豪气!不过总是委屈小草了。幸而还有人理解我与小草甚熟,并不在乎这些。然而当此趋炎附势已经不必遮遮盖盖甚至是堂堂正正,而所有对它的指责和批评反而显得迂腐而不合时宜,因而似乎反倒应该受到指责的势利年代,小草的作为实在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前几天牛子来上海,与神五同来看我,又接我夫妇去神五家中。神五驾的车。途中车上,我对牛子说了与小草交往的情况,牛子也称已属难得。详情说来话长,以后有机会可能会讲一点。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40#
发表于 2004-2-27 16:42:31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7&topic=2109&start=12&show=25
潘师评 崇宁阁书画  
刚才发复帖,又丢失了不见显示。
昨夜古风来短消息,太晚了,无力再看。但已表示他们是让人羡慕的。荒江老屋,三五同道,何等乐事!小县城既避喧嚣又不闭塞,甚宜于切磋琢磨书画诗文。
看过诸位作品,觉得一向的感觉不错,四川多才子,许是山川灵气之所钟。各位所作皆富才气,大有望。宜更扎实些。就古风而言,我觉得还是画略胜于字。共同的问题大概是取法宜更高一些。学近的,易见效,但后劲差。

你们经常聚集在一起,不妨相互多提醒些不足或容易失路的地方,取长补短之余,千万不要盲目趋同,最后弄成差不多甚至一个样。还是各人走各人的路。

一瞥杂感,聊供参考。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06:23 , Processed in 0.01773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