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3-12-25
- 最后登录
- 2015-2-23
- 在线时间
- 290 小时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128
- 帖子
- 130
- 精华
- 0
- UID
- 11017
  
|
==================================================
消息组:书法江湖
==================================================
消息类型:聊天记录
==================================================
--------------------------------------------------
消息对象:414525897(潘)
--------------------------------------------------
2004-08-18 14:30:47 陇右草民(93408184)
潘师是写碑比较多,我想问北碑就一定雄强吗?问潘师好!
[equote]有一位研究语言的老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南北书法书风有别,但事实并不划一。犹如南人北人相貌有别,但是也有南人北相,北人南相者。
2004-08-18 14:34:40 潘[/equote]
2004-08-18 14:40:04 陇右草民(93408184)
问潘师要是写王字,字内的的节奏怎么把握?看到一些临作笔画不像,结构不错的,能效法吗?
[equote]学欧容易板。但是白蕉先生于学王之外只学欧。也能成功。
2004-08-18 14:41:21 潘[/equote]
2004-08-18 14:56:45 燕俊萍(66611733)
老师学书养心,是否就是学生活远比艺术或是其它的更重要呢?
[equote]书法到最后是写字即写人。
2004-08-18 14:59:00 潘[/equote]
2004-08-18 15:00:18 陇右草民(93408184)
学书的学养一定要高,在技法已经掌握的前提下,写字就是体现自己的涵养。潘师可是这个意思?
2004-08-18 22:03:59 逍遥游(88357954)
这江湖倒是好,就是名字不大好,有江湖气
[equote]我的春节贺年帖中讲了些意见,大家看过吗?
2004-08-18 22:05:13 潘[/equote]
2004-08-18 22:07:57 陇右草民(93408184)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95&show=125
2004-08-18 22:08:02 陇右草民(93408184)
贺年帖
2004-08-18 22:08:59 逍遥游(88357954)
呵,春节期间,潘老师保养得还好。
2004-08-18 22:09:03 死灰(164015204)
我有几点认识请潘师指教:
1:做书当以内扌厌为根本要领,以内扌厌的功夫去写外拓的形式,这样才收得住,用笔才没有毛病。有些人写颜字,写得二头圆,可谓没有懂得鲁公的渊源。
2004-08-18 22:11:33 死灰(164015204)
2:草书当以点画的集散为关键,就是说草书的使转也是点画,而不是圈圈画来画去,我觉得大王正是这样,所以是巨子!
[equote]死灰所说不错。用笔要先能紧收,然后才可以铺开而不散。
2004-08-18 22:11:43 潘[/equote]
2004-08-18 22:12:23 死灰(164015204)
我也是近来有所开悟,但老师所说用笔的紧收表现在笔毛上是何状态?
[equote]我在一篇漫谈书法的文章里讲到这个问题。以后让Ybzhan打出来可供大家参考。
2004-08-18 22:13:47 潘[/equote]
2004-08-18 22:14:13 逍遥游(88357954)
呵呵,潘老师引经据典,为江湖正名,正得好。受教。
2004-08-18 22:14:20 死灰(164015204)
还有请问老师执笔法以何为好?虽古人说“执笔无定法”但是我也认为这涉及到风格的变化和形成,如黄山谷回腕高执笔,造成的后果就是“描”。
[equote]我上面是说现代书法问题。
2004-08-18 22:14:39 潘 [/equote]
[equote]黄山谷是“描”吗?
2004-08-18 22:15:28 潘 [/equote]
2004-08-18 22:15:34 死灰(164015204)
祝嘉说笔杆要对准鼻子,这个说法不知老师以为对吗??
2004-08-18 22:16:31 天殇(369486311)
我觉得笔对准鼻子那眼睛不就是对眼了吗
2004-08-18 22:16:42 死灰(164015204)
黄山谷是把笔轻轻的放在纸上,任其造化,所以米元章说“描”,但这不是说他不对啊!我的理解对吗?
2004-08-18 22:17:26 死灰(164015204)
当然桌子的高度和这个有关系。古人的桌子低嘛!
2004-08-18 22:17:30 燕俊萍(66611733)
上次小燕子去了一次浙江,请教一个老师关于执笔的问题!其实回头想想.其实问题在于自己适合哪种!是吧
[equote]我早年就听说,老先生写字都有癖。他们习惯成自然,你们就未必也合适。
2004-08-18 22:17:41 潘[/equote]
2004-08-18 22:19:27 家(18653635)
张旭观公孙大娘,王羲之观鹅,颜真卿观“屋漏痕”,黄庭坚观“荡浆”
[equote]我在一个帖子里也约略说到这个问题,大家可参看。
2004-08-18 22:19:28 潘[/equote]
2004-08-18 22:19:49 逍遥游(88357954)
潘老师,大篆和小篆在笔法上有什么大的差异吗?
2004-08-18 22:19:52 燕俊萍(66611733)
沈老主张五指执笔法,他认为此才为正统!!你同意否
2004-08-18 22:21:07 逍遥游(88357954)
执笔法,包世臣论得多。有空可去参阅。
[equote]大小篆笔法基本一致。
2004-08-18 22:21:10 潘[/equote]
2004-08-18 22:21:21 逍遥游(88357954)
哦,谢谢潘老师
2004-08-18 22:22:21 死灰(164015204)
我曾把兰亭有一处不解之笔分析过,我想这和羲之的执笔方式不所不同的原因。就是“亦足以畅叙幽情”的那个“畅”字,何以上面多了一小撇?我以为这是执笔方式造成的!老师认为呢?
[equote]沈尹老向来的态度是“不欺人,不自欺”。其主五字执笔法,乃是自己的经验。主要是坐势之下适用的。
2004-08-18 22:23:57 潘[/equote]
2004-08-18 22:24:43 死灰(164015204)
兰亭的字基本上都有凌空取逆势的现象,如按现在大多人的执笔方式,则极为不便,如按沈老和祝嘉所说的方法,就很顺手!
[equote]晚了。我要休息了。再见!
2004-08-18 22:24:47 潘[/equote]
[equote]昨夜大家聊到十一点三刻,互道再见。很好。不要太晚。在网上时间太长,也影响其他事。
2004-08-19 15:09:15 潘[/equote]
[equote]昨夜讲执笔问题。沈尹老主要精力放在书法的普及上,因为很多年不提倡,甚至被看作“玩物丧志”。沈尹老反复讲执笔,对象也主要是初学者。其实,说书法,对象不同,讲法也不同。对于已有成功可言者,执笔就不必那么讲得太死。历史上,有不少大书家的执笔其实是不那么“正确”的。
2004-08-19 15:16:30 潘[/equote]
[equote]年轻时,初学时,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要急于出“趣味”。而要笔法到位,造型准确。而且“学成规矩,老不如少”,年轻时正是学成规矩的大好时机。错过此时,年龄一大,悔之晚矣!
2004-08-19 21:27:37 潘[/equote]
2004-08-19 21:27:58 燕俊萍(66611733)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
你不会"执笔"就更别谈写兰亭!这里的执笔应该就是沈老讲的五指执笔法!试想如果让苏轼去写兰亭能写好嘛!!!求教!
[equote]王右军如何执笔,只怕难弄明白了!
2004-08-19 21:29:15 潘[/equote]
2004-08-19 21:29:43 燕俊萍(66611733)
是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老师要求我写唐楷的原因.
现在想起来真是要感谢老师们的细心培养.
叩谢!
[equote]这位老师的意思,我想大概是“执笔”是“用笔”的第一步,或先决条件。
2004-08-19 21:31:00 潘[/equote]
2004-08-19 21:33:03 野渡舟(32589484)
我觉得执笔是怎么舒服怎么拿
2004-08-19 21:33:33 燕俊萍(66611733)
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他的笔迹中找到一些因素呢>>这两天小燕子写圣教体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字里与我们的书写工具有着极重要的联系!以前一直用元纸写,而大王的笔法又是相对精精致.在那种吸墨性很强的纸上很难写出效果!对否!!
[equote]透过刀法看笔法,是启功先生的说法和主张。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如此。清代碑学兴起以后,书画有所谓“金石气”,其实是刀法进入了笔法,笔法由此得到发展。不过,对初学者而言,先不必去纠缠这些。宜先以能“曲尽笔意”的刻本来作为法书范本。
2004-08-19 21:57:24 潘[/equote]
2004-08-19 21:58:15 家(18653635)
写字要懂篆刻
印人要懂书法
——林散之说的
2004-08-19 21:59:21 老树根(81569199)
能够表达出书写者意趣的碑帖固然可以曲尽笔意。但是王字用笔为胜当以墨迹相映照,看其笔法
2004-08-19 22:00:08 老树根(81569199)
篆刻固然要要刀法,然更要见其笔意
2004-08-19 22:00:24 老树根(81569199)
有刀无意那就是粗野
2004-08-19 22:02:29 老树根(81569199)
小燕子还小更加要以笔法学习为主
2004-08-19 22:02:53 老树根(81569199)
年纪小精力好,要多学一点精到的东西
2004-08-19 22:03:11 老树根(81569199)
我想这个意见潘老师也应该会同意
2004-08-19 22:08:58 老树根(81569199)
所以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特别是小燕子更要对墨迹笔法好好体会
2004-08-19 22:09:28 老树根(81569199)
而学习唐楷汉碑增其骨力
[equote]石刻,尤其是时代较早的,或摩崖,不知笔法是无从下手的。
2004-08-19 22:09:49 潘[/equote]
2004-08-19 22:10:22 老树根(81569199)
有一个基础的笔法,再去学碑刻就不会无所适从
2004-08-19 22:10:25 燕俊萍(66611733)
所以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特别是小燕子更要对墨迹笔法好好体会 而学习唐楷汉碑增其骨力
2004-08-19 22:12:37 老树根(81569199)
楷书的功夫要多下,以后回来补就不好了
2004-08-19 22:12:42 天殇(369486311)
但是帖子多了
易泛不精
2004-08-19 22:13:12 老树根(81569199)
所以选择自己适合的或者经典的,适合自己个性的就更为重要了
2004-08-19 22:13:44 天殇(369486311)
恩
这时就要有慧眼才行
2004-08-19 22:13:55 老树根(81569199)
如果自己的个性偏于静气的而去写恣肆显然会让自己难受
[equote]笔法也是在发展变化丰富的。弄懂它颇费功夫。古人说,通汇之际,人书俱老。
2004-08-19 22:13:56 潘[/equote]
2004-08-19 22:13:57 陇右草民(93408184)
楷书还要行书来补充
2004-08-19 22:13:58 燕俊萍(66611733)
我明白叔叔的意思,楷是基础,小燕子时刻不忘!不过现在谈个性早了一点点
2004-08-19 22:14:01 老树根(81569199)
要有自己的判断
2004-08-19 22:14:31 天殇(369486311)
古人临的帖子其实很少
2004-08-19 22:14:53 老树根(81569199)
潘老师说的是,但是通汇这个过程比较比较困难!
2004-08-19 22:15:12 陇右草民(93408184)
何止比较,是极其
2004-08-19 22:15:10 老树根(81569199)
古人的经典的东西很多啊!怎么可以说很少呢
[equote]又夜深了!我先下了!再见!
2004-08-19 22:15:35 潘[/equ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