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居读易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潘良桢书法江湖书评集粹 [复制链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11#
发表于 2003-11-26 12:20:31 |只看该作者
评东方书

--------------------------------------------------------------------------------
  遵嘱看了东方所发的行书、小楷和临米,网友们所评已很到位。我想说的是作书求沉着痛快,必先沉着再痛快,且痛快中不失沉着。足下笔力尚嫌弱一点,可更坚实些。作行草书难的不是流转,反而是处处留得笔住,步步为营。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7&topic=1518&start=12&show=0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12#
发表于 2003-11-26 12:29:36 |只看该作者
--------------------------------------------------------------------------------
  我是黄宾虹迷,于宾翁书画及学术见解皆极钦服。十年前尝尽力搜罗宾翁法书印本细细玩赏用心仿写,友生见而有把玩不忍释手者,索去不少。近日检视,寒斋尚有剩余临黄若干纸,内人择其平整者为摄片备用。枯坐无聊,且发一点,有兴趣者赏光一顾,或宜聊可破闷也



数码相机刚添置,内子亦初学使用,技术菜鸟,唯望见谅。依稀仿佛中或可略见我拳拳之心。

谢谢宾南兄以真黄壮我阵势!只是我这里全是假货,相形见拙还不说,又何敢当!!

我打字慢,不想顷刻间还有一位好汉以真黄助阵,感激之余,更增汗颜!  


答刘唐好汉——
出版社一般不愿出论文集,若非一流大名家,几乎不可能考虑。我只是书法爱好者,一票友而已,书学论文写过一些,不多。其他文章虽与书法有关,不是高头讲章,自己也说不清算什么。而且随发随丢,未曾积累,前几年有一家出版社出书家随笔丛书时曾来函约书稿,我当时病体支离,无力应之。所以,很抱歉让  足下失望了,我没有文章结集成书。这对我这所成不多,又位不高名不显的人来说,似乎也很正常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45&start=24&show=0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03-11-26 13:11:48 |只看该作者
答网友"金的儿''关于"行气''的问答---------之潘师发言

遵徐飞兄嘱把讨论文字看一过,觉得讨论有意义,且颇见水平。我虽出身哲学系,也曾读过一些艰涩的著作,但自病后即不堪用脑用目,自不宜过深玄思。
古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但形毕竟是神的物质基础,没有形,神何所依托?魏晋人清谈和玄学的主题主要是有无之辩,庶几近之。但这个命题至今没能有个“终极真理”。书法的问题,有的可说或大体可说,有的难说或几乎不可说而主要靠“悟”。大致是形而下者好说些,形而上者就难说。人常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上常有这等事,更何况本身颇具哲学品格的书法?不过,谭艺论道,毕竟大有益,大有益!应当大力提倡,使认识得以深化而少一点简单和浮躁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309&start=12&show=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03-11-26 13:19:14 |只看该作者
-潘师网上书论
  我对宾翁一向倾心,迁居后曾临写宾翁书甚勤。跃林弟行前曾在舍下见过部分临作,前两天内人已拍了一点,过后可发出。我临习面较广,但并不刻意把所临的东西立即表现于笔下,听其自然,时而或有所流露出来。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37&start=12&show=0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江湖好汉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03-11-26 15:59:01 |只看该作者
潘师评宾南书法--------------------------------------------------------------------------------
  灯罩上的看不清,因为不“正点”(新学的一个词儿,借用得不知令人发笑么?)。大体印象是报纸三字更好。
正、侧锋都不错。我意中锋用得更多一些为好。
学王觉得难度大,那很正常。如果觉得很容易,十九是未识王字为何物。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57&show=0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6#
发表于 2003-11-26 17:32:27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发得好!!!谢谢楼上诸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17#
发表于 2003-11-26 18:05:55 |只看该作者
潘师网上书论

岁月似梦,往事如烟。那句老话不错——成绩只代表过去。况且得奖者未必就是最优秀者。我讨厌老把得过什么奖放在嘴上以骄人。学如逆水行舟,只有不断求进取,永远在学习中,才可能不太落伍

今之视昔,总是遗憾多多。我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无论文章还是字出手,心中总是惴惴不安。有人说我胆大,我确实感到有点委屈,其实我很胆小。做得不好,实在是能力有限哪!但我绝不沾沾自喜,更绝不以子虚乌有的什么什么自许。学海无边,人应有自知之明。稍可聊以自慰的是不满意自己以前所作,大概正说明没有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作自我欣赏,从而可能今后还会有所进步。

只怕不足观。不仅不如人意,必也不如我意。文人多“悔其少作”,书家亦然,何况我这非书家——充其量是个书法爱好者、一介票友,“废纸三千”不是矫情之辞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38&start=12&show=0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18#
发表于 2003-11-27 11:42:57 |只看该作者
潘师答zhuyi网友问--------------------------------------------------------------------------------
  zhuyi网友猜想还年轻吧?年轻人的执着有点可爱。要是在中老年人,可能就被看作可厌的固执了。
技术、技巧是基础,仅此尚远不是艺术。此言甚是。把点画功夫看作书法艺术的全部者并非没有人在。但是,艺术毕竟是离不开技术、技巧层面这基础的,没有基础,或者基础不深厚,艺术要高明怕也难。那些人的错并不错在他曾在技术、技巧上下了功夫,而错在误以为此即艺术之全部。所以足下提出的意见对此类人而言是良药,所不当者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以为可以干脆“绕过”。艺术之神被想象成长翅膀的天使,那只是想象。现实中的艺术家有全无基础,从不学艺,灵念一生即白日飞升而成艺术天使的麽?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能有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麽?

我前不久在上博讲完讲座下来,不少人围过来要求签名提问。内中有一位老先生约70上下了,持自书二纸要我提提意见。我一看是抄的两首诗,字不足观,谈不上书法,笔致已老,显见“自运”有年,问题出在欠缺临帖功夫。我说:“多临临帖吧。”人群散去,旁边一位与我相交四十余年的学书老友过来说:“这位老先生你叫他临帖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还不如对他说写得满好,让他高兴一阵吧。”我想也是,学成规矩老不如少,年轻时没能下真功夫,到老,秉烛夜游又能游多远呢?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功。

任何事有两面,都可能会有负面作用,但不能因噎废食。

主要倡导什么,得审时度势。中医辨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重要原则之一。目下大多数人基础不够坚实,该倡导什么呢?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114&topic=48&replynum=last#bottom




  


--------------------------------------------------------------------------------
  2003/11/27 10:33am IP: 已设置保密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江湖元勋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19#
发表于 2003-11-28 14:49:41 |只看该作者
顾随先生是中国文学史家和文学家,治学及于诗经、楚辞、文选、诗词、戏曲等,又旁及佛学。其弟子之著名者有北京的周汝昌和旅居加拿大的女词学家叶嘉莹。顾先生著作散失颇多,上世纪80年代其后人与弟子搜罗成书为《顾随文集》,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印数6000,定价5。10元,诗人冯至题签甚佳。当时我未买到,1988年于特价书市购得,虽喜于廉价得好书,但更多的是为顾先生学术文字的遭冷落而感到黯然。
顾先生确为沈尹老弟子。曾见沈尹老一付对联,纸边有顾小字行书题跋,文字间其师弟关系甚明,惜未录。

1947年9月23日顾先生有五绝四首组诗,其第一首起句即为“默师曾有句,一饭见交情。”其《晚春杂诗》一组七绝八首,题下自注曰:“用《秋明集×春归杂感》诗韵”。《秋明集》为沈尹老诗集。

与顾先生有过不少交往的张中行先生在其《负暄琐话》中有《顾羡季》一篇,其中提到:“字学他的老师沈尹默,简直可以乱真。据我看,是锋芒较少而脂泽较多,真是各有千秋。”后又称其晚年所书:“行书劲健流丽,可入妙品。”所评大体不错。

沈、顾师弟间的不同,我以为沈尹老以眼疾视力的限制而不堪大量读书,因而主要肆力于书;顾先生则以学术研究与写作为主而不废书法,毕竟已为余事。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794&replynum=last#bottom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元勋

网络自由人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20#
发表于 2003-11-29 00:03:47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还有人记得在下十年前发的文章。少年时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迷上了沈字,用力仿学了好一阵,可惜我太笨学不好。
沈尹老蜀中所书已印出一些,我从白谦慎打来的电话中已得知,但生病以后无力时去市中心逛书店,迄今未看到。沈尹老那个时期的作品看过一些,大概还是以点画精到工稳取胜。

其实,沈尹老八十以后渐渐摆脱法度束缚而放手挥洒,书法有一大进境。已印出的部分晚年诗稿中,那几页在医院所写的,我一打开就觉得气象近于杨风子《神仙起居法》。

http://www.sf108.com/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794&replynum=last#bottom



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06:26 , Processed in 0.0254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