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潘良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海派书风"和"上海面孔"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71#
发表于 2010-11-24 12:06:22 |只看该作者
当年的东方巴黎,是领导世界潮流

……………………………………………………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72#
发表于 2010-11-24 21:51:4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苏打蜜 于 2010-11-24 04:20 发表
200年前,上海不过一小渔村耳。小渔村多有,而成冒险家乐园不常有。
乐园多有,得天时地理人和、汇聚中西、招募八方、经济腾飞、人文荟萃、教育发达、码头必争、风气扈从,
成为举世大都号称东方明珠者,惟上海而已 ...


200年前上海可不是小渔村,是上海县,归松江府管辖.那时的上海县范围大致是今天上海黄浦(原黄浦、南市)和闵行、徐汇等其他区的部分。尤其是南市,至今还保留着“老西门”、“小南门”等这样的地名称呼,这些地方就是上海县城墙所在。要说最正宗的上海城里人就是祖辈生活在“老西门”、“小南门”等上海县城墙内的原住民。这样的人群在今日的上海已经很少了。

哈哈,今日连我这样祖辈是嘉定的,都被说成是“上海本地人”,哪门子事啊?!嘉定这地方不过和上海地域相近,咱们历史上是归苏州府管的。50年代才划归上海,至今百年还未到!哈,现在海纳百川,我们也成了“上海本地人”出身。

就我个人而言,我出生在上海市区,长在上海市区,“上海人”是逃不了了,嘉定是我的祖籍(跟父亲的),我认同。母亲辈的山东,让我感受到闯关东,旧时马永贞式闯上海的不易和悲壮。

哎,我这个上海人啊。。。

[ 本帖最后由 sswaa 于 2010-11-24 21:59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3#
发表于 2010-11-25 13:14:34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在江苏乡下只有柳、颜中学生字帖,初中在同学家看到一本周慧珺的行书帖,感到非常潇洒,就用双钩摹下来写;后来买了本胡问遂的常用字字帖来临写;高中到30岁前主要写钢笔字,用的周志高的帖子,及浙江骆恒光、任平的;十年前自今临王、孙、苏、赵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4#
发表于 2010-11-26 22:07:0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swaa 于 2010-11-24 11:56 发表
学这个体,那个体,本身都没错.书法是很个人的事,问题是这个体,那个体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有些人本不适合,甚至他内心里也并不怎么喜欢这个体,就因为一些所谓导向的"主流",跟着上.这就形成,今天"主流"说这个体好,我学 ...

扬长避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5#
发表于 2010-11-27 17:52:2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76#
发表于 2010-11-27 19:36:3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潘良桢 的帖子

潘老师真是书坛第一实在人!
现在爱书法的,若都有如潘老师的良心在,哪有乌七八糟的乱!
书法当然需要“书风面目”“某某现象”——————但这需要内在的精神,而不是表象的追逐!
向潘老师致敬于济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77#
发表于 2010-11-27 19:39:1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9# sswaa 的帖子

哈哈,阿拉上海人啦——确实很叫面子的——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嘛。上海很不错的,有容纳四海的胸怀。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78#
发表于 2010-11-27 21:04:06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左王邕 于 2010-11-27 19:39 发表
哈哈,阿拉上海人啦——确实很叫面子的——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嘛。上海很不错的,有容纳四海的胸怀。


哈哈,幸会啊,山东朋友. 山东人厉害哦,山东人敢闯,在辽宁、东三省也有很多山东人的后代。《闯关东》的电视看的我热血沸腾,也真为我母亲辈的山东血统感到自豪!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9#
发表于 2010-11-28 07:58:19 |只看该作者
面对现在上海的某些自居为书法家的人,可以说我很无语。怎一个俗字了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80#
发表于 2010-11-30 10:45:15 |只看该作者
握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0:22 , Processed in 0.019847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