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不系归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潘良桢先生临瘗鹤铭(北图影印本)共十页 [复制链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71#
发表于 2005-10-11 13:04:31 |只看该作者
总觉得现存的历代法贴都来不及玩味,每临习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请问Z兄,这些临帖后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算得上是“自运”吗?“自运”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基本固定的个人风格,还是偶然形成某某大师的风格?怎样才能自我客观的判别“自运”的优劣?

谢Z兄答复。
纷纷扰扰大世界,心力憔悴亦枉然!世外桃源何须寻?隆隆鼾声忘矫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2#
发表于 2005-11-16 16:10:1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uyi 于 2004-9-24 22:01 发表
乱弹琴
于缺乏想象力的人听来
真是不知其所弹

谭盾的音乐
足以让学究们大惊失色


谭盾没学过音乐吗?
你找个没临过帖的大师给我看看,
或者你来做这“无根派”的祖师。
“如此说法,顽石点头。”
可偏偏有草木无知!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73#
发表于 2005-11-18 17:36:31 |只看该作者
看了潘老师临的瘗鹤铭,真是太好了!!
白蕉说"意到含蓄便是凝炼,"您的临帖古朴\含蓄,很受启发!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会员

Member

Rank: 6Rank: 6

74#
发表于 2005-11-19 01:52:31 |只看该作者
临习古代碑帖 应求用笔与结体近似,至于神    古人写瘗鹤铭或许十分随意   可如今想接近  必然不可随意   所以临帖在每个人那里  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有些人或许不用临贴照样可以有成就,我觉得古代的一些非专业书法作品,其作者未必临过帖,现在不是也被认为是好东西吗,关键是人,学习方法只能居次 。
         古人的东西    特别是一些被专家认定为好东西的      在人们意识里已经形成好的印象     难以抹去    这就是为什么 总觉的老师们(潘老师     还有沃兴华老师)的临作要比自己的作品好的原因吧。
          我对书法的态度是  自娱型 ,  而非功利型,学的是知识,习的是情操  ,而不是技术。
         以上是看过各位老师的讨论后想到的,请指教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75#
发表于 2006-4-15 10:12:53 |只看该作者
瘗鹤铭尤重整体章法,不可仅以单字计之,正如汉魏诗篇,句无奇响,篇无警句,而灏气舒卷,此亦包慎伯论书所云长幼相携,痛痒相关之谓也.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看来要笔沉,还须得心沉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发帖品质 劳动模范 发帖积极会员 爱心会员

76#
发表于 2006-7-8 11:07:11 |只看该作者
势大力沉 , 好啊!!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会员

Member

Rank: 6Rank: 6

77#
发表于 2006-10-7 13:19:55 |只看该作者
在共性还没达标前,强调个性,强调自运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今细阅潘师谆谆教诲,受益至深!给潘师请安!扣!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78#
发表于 2006-10-9 16:44:07 |只看该作者
读过方知潘先生真知灼见。

请潘先生光临

http://mikelee.ebf.cn/

提些品评。先谢了。前请教的文章也在里面。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79#
发表于 2006-10-9 20:31:1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chaellee 于 2006-10-9 16:44 发表
读过方知潘先生真知灼见。

请潘先生光临

http://mikelee.ebf.cn/

提些品评。先谢了。前请教的文章也在里面。

已经大致参观了,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80#
发表于 2006-10-10 11:20:18 |只看该作者
感谢潘先生光顾。潘先生就是做的令人尊敬。看来潘先生电脑知识也在突飞猛进。

是否请潘先生将批评,建议等写在这里,让我受益。先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0:24 , Processed in 0.01559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