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_客龙 发表于 2006-10-8 18:27:02

才情不让青腾/行草学吴,比之更显书卷气/海派嫡系!!!

歪七扭八 发表于 2006-10-9 06:50:15

学习
学习
在学习

ffan 发表于 2006-10-9 09:43:21

不顶一个说不过去,学习!!!!

厦门刘涛 发表于 2006-10-9 11:45:46

好东西需要慢慢品味:)

ylli 发表于 2006-10-9 12:24:21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8 07:50 PM 发表

良桢兄之病,对书史上的潘良桢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许多忙着数钞的书家
一是没时间再沉浸于传统之中
二是书风跟着市场转,失去的或许比得到的可能更多

恐怕更多的是潘老师个人的选择……

luershan 发表于 2006-10-9 13:48:20

原帖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11:00 发表


这个并不难,你可以先说吴仓硕的字不好,不就行了?哈哈。
不过我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的书法。但偶以为此类书法终属配角,作题款题跋用最佳。如配画、篆隶书等。单独出现则宜小制、如作尺牍诗集稿等,一大就飘。

这样的字行气茂密,明显可以写得很大。       虽然是小字,但是甚至像大字更多一些。

luershan 发表于 2006-10-9 14:01:10

我只是觉得某些运笔形态很像。 不过石的一路镂刻到底,而潘的只是某些地方好象是剔出。   另外,在篇章结构上也有一些相似——当然,大可以说潘先生的与吴昌硕的更像,但是比较学生与老师,倒不如比较另一个从印中得法的人来得有意思。        另外,就运笔方法来看,我觉得潘先生锋毫的铺陈开得很松活,与吴根本不是一类的。 非得说潘先生和谁一类,估计可以拿王铎或者颜真卿来凑数。

天怜幽草 发表于 2006-10-9 16:49:10

原帖由 ylli 于 2006-10-9 12:24 发表


恐怕更多的是潘老师个人的选择……
:handshake

天怜幽草 发表于 2006-10-21 16:33:04

请继续说评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6-10-27 00:36:00

观其笔墨间,似有宾虹大师的影子.........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8、9页新加朱大可诗坛纪旧卷)潘良桢书康南海论书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