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痴人 发表于 2006-10-5 12:36:13

原帖由 qwera 于 2006-10-5 12:34 发表
来对“一大就飘”云云抬点杠:
为啥非要“大”?为啥认为“大”才配当主角?钟王法书哪有大幅?
为啥认为“一大就飘”?吴昌硕写大并不“飘”,太不“飘”。
为啥认为“飘”一点必是坏事,“飘”出多元化或亦可 ...
:good:good:good

白衣秀士 发表于 2006-10-5 16:01:40

喜欢这样的字.

散僧 发表于 2006-10-5 18:02:15

佳作,学习。祝潘先生中秋愉快

luershan 发表于 2006-10-5 18:29:17

不知道拿石开先生的东西来比较一下会是怎样。

石狮邱尚坤 发表于 2006-10-5 18:38:25

拜读!!!!!!!!!

天怜幽草 发表于 2006-10-5 19:57:51

原帖由 luershan 于 2006-10-5 18:29 发表
不知道拿石开先生的东西来比较一下会是怎样。
石先生外在风格更彰显些,但内涵相对单薄了

这从钢笔字中也可比较出来的

清灯佛经 发表于 2006-10-5 20:37:21

潘先生的确有许多精彩之作,叫我看这幅写的一般吧!其中4楼集、铭、仙三字的第一笔——撇过于雷同,整篇气息较差,缺少起伏。借白当墨更为逊色。跋尤其草率!!!


























































































-

清灯佛经 发表于 2006-10-5 20:39:36

原帖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11:00 发表


这个并不难,你可以先说吴仓硕的字不好,不就行了?哈哈。
不过我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的书法。但偶以为此类书法终属配角,作题款题跋用最佳。如配画、篆隶书等。单独出现则宜小制、如作尺牍诗集稿等,一大就飘。
:good:good:good同感!

典水梅花 发表于 2006-10-5 21:40:07

铁画银钩,笔可穿石。
中含蕴籍,润透江南!

杀威棒 发表于 2006-10-5 21:43:34

原帖由 qwera 于 2006-10-5 12:34 发表
来对“一大就飘”云云抬点杠:
为啥非要“大”?为啥认为“大”才配当主角?钟王法书哪有大幅?
为啥认为“一大就飘”?吴昌硕写大并不“飘”,太不“飘”。
为啥认为“飘”一点必是坏事,“飘”出多元化或亦可 ...

别抬杠、抬这根棒吧!

我说了字非要“大”了吗?--不分皂白!
案牍书法和长幅巨制书法时代不同、在此问题上钟王法书与明清以来书法有可比性吗?--不分时代!
吴昌硕写什么大字并不“飘”啊,是行书还是篆隶?他写的大幅行书不飘吗?--不分字体!

我说的“一大就飘”也适合于吴昌硕或者启攻先生的行草!

[ 本帖最后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21:51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8、9页新加朱大可诗坛纪旧卷)潘良桢书康南海论书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