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长安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小记上海沈尹默论坛之行与潘良桢老师短暂的亲密接触 [复制链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41#
发表于 2011-6-24 10:46:4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长安居士 于 2011-6-22 09:52 发表
在沈尹默故居留影

沈先生的书房,
大致格局按原样陈列,
书架上的书则非复当年,
就是2007年 沈先生故居修缮后重新开放时也不同于此之所见。
当年 沈先生的书还有很多是放在底层进门走廊靠墙的架子上的,
似乎近于日本人那样,
这可能一则书多只能如此,
二则也许与 沈先生有曾经留日的经历有些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42#
发表于 2011-6-24 11:03:2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吾 于 2011-6-23 12:58 发表
学问代代传,潘老师正是这条链中的一环。
但我们这一代还有什么再往下传?

时光流转,
半个世纪过去了。
当年直接受惠于 沈先生的后辈,
年长的有不少去世了,
年少的也都进入老年了。
文吾网友所说使我愧煞!
老辈对我们曾经寄予很大希望,
我们做得如何?
学问才艺都只至多“半瓶水晃荡”,
真是愧对前贤!
所欣现在的年轻一代眼界开拓,
信息渠道畅通,
吸收能力大长,
综合素质提高,
所以确乎不乏年轻才俊,
他们是可以也一定会有人大有作为的!
问题是现在社会充斥着浮躁,
年轻人聪明者不乏其人,
能够沉潜者看来难得。
若能聪明沉潜兼得,
岂非大有希望的一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3#
发表于 2011-6-24 11:26: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潘良桢 的帖子

潘老师的学问人品都是有目共睹的,无愧于这个时代。
我是七零后一代,目前物质条件的确不错,然而大风气却对做学问不利,诱惑太多,学人往往失去风骨。这正如被强暴失贞不好,但被利诱失贞更可耻。而且我觉得大学问要经历大逆境才能修炼得,如凤凰在烈火中涅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44#
发表于 2011-6-24 14:11:50 |只看该作者
沈老的传承?看看当下一批所谓的挂着“沈老传人”的人,扪心自问一下,到底传承了沈老的什么?
就如当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个人,全都传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到最后,真正传承马列主义的有几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45#
发表于 2011-6-24 14:19:3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梦汉唐 于 2011-6-24 14:11 发表
沈老的传承?看看当下一批所谓的挂着“沈老传人”的人,扪心自问一下,到底传承了沈老的什么?
就如当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个人,全都传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到最后,真正传承马列主义的有几人?

幸也不幸,不幸也幸!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6#
发表于 2011-6-24 15:45:05 |只看该作者
感谢潘老师再次光临,
若能聪明沉潜兼得,
岂非大有希望的一代?
可见,潘老师对此也是怀有期望的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7#
发表于 2011-6-24 15:54:16 |只看该作者
传承的问题,我还是认为
大可不必担心与失望
有古人的真迹在,必有切入处,沈先生不也是自悟的吗?
何况现在的条件比之沈先生当年不知要好多少倍
关键的是,我们能否像沈先生那样醉心于斯,
并以一辈子来感悟、锤炼、升华
这一切既是时间的问题,更是个人的问题
环境当然很重要,自身的心境就更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8#
发表于 2011-6-24 16:03:31 |只看该作者
回复48楼

感谢对拙文的评价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9#
发表于 2011-6-24 16:04:46 |只看该作者
明后两天,要带孩子出去玩,不能上网
如有好汉回复,周一再致感谢
再次感谢潘老师、各路好汉的回复,
感谢置顶,使得小帖能有超过2000的点击,心中欢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0#
发表于 2011-6-24 16:33:26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0:36 , Processed in 0.01490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