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08|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小记上海沈尹默论坛之行与潘良桢老师短暂的亲密接触 [复制链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2 09:42: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平和儒雅     大音希声


                      ——小记上海沈尹默论坛之行与潘良桢老师短暂的亲密接触

                                          郑长安

    6月18日上午,在上海虹口图书馆参加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沈尹默论坛活动时,在三楼的报告厅门口看到潘良桢老师一如网上带着亲切的面容,精神很好,心情非常激动。就递上个人的书法小册子,请潘老师指点。因临近开幕式,潘老师没有来得及细看。
    上午的论坛由戴小京副主席主持,大会安排发言的都是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台湾的傅申先生、上海的潘良桢老师、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叶鹏飞馆长等等。潘老师发言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部分年青人否定沈尹默而发的感慨之言、心得之言,他是崇敬沈先生的,高度赞扬沈先生为中国书法复兴所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下午由沈培方先生主持,我发言的题目是《沈尹默、白蕉书论比较研究——兼论书法品评标准的时代性变迁》,按照大会规定在10分钟内发言完毕。随后,中场休息。
    此时,我见到潘老师双手各提一个装有沈尹默书法精品集和会议论文的材料袋慢慢走出会场。我主动过去,帮潘老师提一下,毕竟两个袋子还是很沉的,也心怀真诚,想听听潘老师对我刚才的发言提点意见。
    在三楼楼梯口的凳子上,潘老师拿出另外一副观看近距离文字的眼镜戴上,非常认真的看了我的书法小册子,并和蔼可亲地问了我学习书法的经历以及主要的取法对象,我一一作答。潘老师表扬了我读书读的仔细,对沈尹默、白蕉的书论有了解、有体会。听到我起手学习集王字圣教序,后写米芾、东坡,再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和二王阁帖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轻人还是要多尝试,并打比方说,年轻时一定要做加法,老年时只是因为生理原因才不得不做减法。试想,一个人有万贯家财才可以散,如果他只有很少的钱,谈什么减法呢?又说道,沈尹默先生教他们写字时候,起手是临褚遂良的《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而不是《圣教序》还是有深意的,沈先生临写的《颜真卿告身帖》工夫深厚,十分精彩的。希望我多临写,可以写写隶书、篆书等等。对很多人认为沈尹默在重庆时的字更精彩,潘老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沈先生80岁以后的作品达到了化境,心手真正自由了,浑厚苍劲起来,并要我仔细体会一下沈尹默精品展的原作风神。
    我怕打搅潘老师时间,又因为潘老师经过了一个上午和半个下午的久坐,加之前些天他专程赴温州为函授班同学讲学,所以身体有些疲乏。我就帮潘老师提两个袋子送下楼,听闻潘老师的家离开会地点不远,大概十分钟左右的行走路程,就送潘老师回家。潘老师一路上言传身教,认为30岁到40岁的学书者可塑性很大,在话家常式的亲切交谈中,我感受到儒者的风度和平和的人格,心中敬仰无比。
    走了一半左右的路程,天公偏不作美来,又稀里哗啦下个不停,因为我没有带伞出来,潘老师坚决不让送了,至此我方回会议室继续聆听与会专家学者发言。
    19日上午9点,到海伦路的沈尹默故居参观,又亲身感受了这个那个氛围。要特别感谢的是沈尹默先生的侄女、82岁的老人,为我们一行特意开放了她现在的住处二楼——沈尹默先生当年的书房让我们参观,我怀着朝拜的心情,看到了数幅沈先生的精品,真迹令人震撼,让人眩晕,我第一次亲睹沈先生的真品,方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他构建中国书法笔法论体系的伟大与实践的精深。非常荣幸地是我在沈尹默先生的书桌旁,他曾经多次坐过的凳子上留下了一张难忘的照片。
    10点到上海美术馆参观沈尹默先生的书法精品展,煌煌巨制、蔚为大观。只有这样的亲历机会,才不至于人云亦云,迷失在对沈尹默先生的评价喧嚣之中。因为这次展品,大都是从上海各界以及私人手中征集的,不准拍照,留下深深的遗憾。行书、草书、小楷、中楷、大楷、临摹汉隶、临王羲之兰亭序、临杨少师神仙起居帖、临米芾帖都是精彩无比的,有些可能是因为眼疚之因,而有些迟滞,更多的还是气象不凡、生动精彩,让我最激动的有临米芾帖、私人信件、小幅随笔之类的作品。笔法、笔势、笔意的理论是如何与实践达到交融无碍的境界的,观真迹才有大启发、大感触。
    最为可惜的是,因我思虑不周,没有能与潘老师合影,期待以后能有机会弥补此憾。

[ 本帖最后由 长安居士 于 2011-6-22 12:34 编辑 ]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1-6-22 09:51:59 |只看该作者
下面发些图片,请潘老师和各路英豪指正。



在沈尹默论坛上发言

[ 本帖最后由 长安居士 于 2011-6-22 10:01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1-6-22 09:52:37 |只看该作者
在沈尹默故居留影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1-6-22 09:53:24 |只看该作者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1-6-22 09:53:56 |只看该作者
杜甫饮中八仙歌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1-6-22 09:55:59 |只看该作者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1-6-22 09:56:30 |只看该作者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1-6-22 09:57:06 |只看该作者
苏轼文节录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1-6-22 09:58:10 |只看该作者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1-6-22 10:00:57 |只看该作者
孙逖诗一首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20:05 , Processed in 0.0140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