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5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旧临《温泉铭》 [复制链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3 10:11: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墨拓本出敦煌藏经洞,被认定为唐拓,早有印本流传。初唐崇尚右军书,但初唐大书家多以真书名,虽也有行书零笺传世,终非其典型。明显宗右军行书之突出者,似乎只能举出“晚习二王”的陆柬之书《文赋》。唐太宗学王,身体力行,《温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可看作初唐学习右军行书的重要成果。《温泉铭》印本传出,沈尹默先生相当重视,曾反复临写。但近些年人们对它似乎忘却了,关注敦煌遗书的人,目光也少及于此,虽然有的敦煌遗书选集也收有《温泉铭》。我手上早有“民国九年”再版的文明书局“玻璃版部”出版的《温泉铭》印本,也曾时而取以临写。近日检出旧临四纸,没有完整地临全,一鳞半爪,亦聊以见我学书踪迹中的一个脚印。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
发表于 2004-12-3 10:13:50 |只看该作者
其一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3#
发表于 2004-12-3 10:17:07 |只看该作者
其二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4#
发表于 2004-12-3 10:18:45 |只看该作者
其三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5#
发表于 2004-12-3 10:18:50 |只看该作者
潘老师,您临写的作品在哪儿?我练行书时是由此铭而入的,(当时在南师师从马士达先生)对此铭亦是关爱有加。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6#
发表于 2004-12-3 10:19:41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不好意思呀,我是不是太过心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7#
发表于 2004-12-3 10:21:53 |只看该作者
其四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轮休版主

轮休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劳动模范 优秀管理员

8#
发表于 2004-12-3 10:45:09 |只看该作者
潘师临的墨色很有趣味!想请教潘师,米芾是否受其书的启发?这个帖初学者临是否合适?先谢过!!
音乐无限!尽在书法江湖之<音乐影视>!音乐无限!尽在书法江湖之<音乐影视>!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9#
发表于 2004-12-3 11:01:04 |只看该作者
我的体会,《温泉铭》已开米芾学王之先声。这是我当初一接触时就有的感觉。

墨色变化,只是因为只顾临写,不耐磨足够的磨,砚中墨汁已干,随便勺一勺水研磨几下大致见浓便继续临下去。那是在盛夏吧。说是“变化”,其实是完全不经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10#
发表于 2004-12-3 11:07:13 |只看该作者
所谓“墨色变化”,有时是砚堂已干,加一勺清水,融底下的残墨,时而又发现砚堂边角有残留堆积的旧墨汁,笔便往那儿舔一下。如此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12:54 , Processed in 0.0173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