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潘良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关于“颜三表”的旧文底稿 [复制链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21#
发表于 2006-10-26 12:40:20 |只看该作者
做大学问,就要象潘师这样严谨!支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06-10-26 21:28:01 |只看该作者
应为真迹无疑.

颜书以厚重称于后世,原因有:
一 .颜氏正书刻石时在颜氏授意下遭到严重修饰.
二.祭侄稿的书写用纸和三表用纸不同.祭稿用生而三表用熟.晚唐以前生纸用于丧事而不用于其他.唐时生熟纸亦与今之生熟宣有别-----生纸涩熟纸光,笔墨效果亦可想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发帖积极会员

23#
发表于 2006-10-26 21:32:3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6-10-21 11:51 发表
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是可以空口“讨论”的。那样无济于事。须得坐坐冷板凳,作细致扎实的多方面的考辨。无论是辨其真还是判其伪,都不仅要研究颜的书法,更须熟悉唐代历史文献,扎扎实实下真功夫。不然,游谈无根, ...

: : :
【迎人文奥运.扬中华国粹】
http://www.beijing--2008.net

【宇宙主义与人类未来】
http://www.west4u.com/earth/cosmos.ht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06-10-29 13:53:53 |只看该作者
找找当年的地方志,像鲁公这样的股肱之臣做的一些事情,如立碑写表地方志也许有记载。

先弄清鲁公他老具体在哪儿写的三表,然后找找地方志看看有没有记载。


说个跑题的话,《争座位》、《自书告身》也被判为伪!


乾隆把《争座位》定为石渠次等(《祭侄稿》前面有乾隆的御题),但是把《自书告身》放得很靠前,说明乾隆很认可这帖,作为一代帝王,他肯定暗熟官场规则。如果真的“告身已告”,那乾隆是最清楚的了,所以“告身已告”的观点也不能完全站得住。

另外《自书告身》里的几个“异体字”在《颜氏家庙》里也出现过,如“光”,就有两种写法。

[ 本帖最后由 小远 于 2006-10-30 11:23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06-10-31 10:26:56 |只看该作者
支持潘先生!!
潘先生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真正治学就应该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26#
发表于 2006-11-2 10:43:44 |只看该作者
潘老师的论证科学精当。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松雪斋外狗仔队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27#
发表于 2006-12-8 14:27:0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28#
发表于 2007-3-2 15:47:59 |只看该作者
潘先生治学严谨,于此可见一斑!
另,书法报刊出介生文时,我正是书法报评报员,也提出了不同意见。我手头就有一册天津出版的《颜鲁公三表真迹》,我认为很值得学习临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9#
发表于 2007-3-31 11:02:02 |只看该作者

斥为赝迹,殊非定论,定为真迹,亦未可凭!

考辨是学术问题,纯以书艺论,该帖又岂是宋元以后人所能伯仲?持较唐人,亦不多让!
启功先生题"竹山堂联句"有云:斥为赝迹,殊非定论,定为真迹,亦未可凭!
然该帖笔法超逸,娴熟,草法连绵,不失为佳构!
可惜未见启功先生,徐邦达先生等大师对该帖高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30#
发表于 2007-6-11 19:15:54 |只看该作者

我家里也有一本

请各位老师鉴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0:51 , Processed in 0.01400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