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朗
发表于 2010-6-4 17:15:33
技近乎道
向大家问好、学习
狼朗
发表于 2010-6-4 17:20:10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10-6-4 12:55 发表 http://www.sf108.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春版啊,
足下纵然聪明却有所不知,
现在倒过来了,
恐怕无人领情。
师傅死命愿意教,
只要有人要。
而且现在录音全套,
录像全套,
加上师傅愿教,
徒弟恰恰三心二意,
尚未学成已经拜拜了!
这也难 ...
潘老师说的正是
转一段话
感触颇多
和大家分享
学而时习之,于是乎刻了些许木头,印了几张宣纸,雕了几块花版.
传统技艺,往往讲究口传心授,何如?不动手不知道,手熟才能生巧.卖油翁之道,无他惟手熟尔.千万别晒之不以为然,真正的手熟是心静,不骄不躁不温不火,没有十年板凳冷,怎能看透云舒云卷?怎能抛却香车美女美酒佳肴等物欲而对方寸木板情有独钟?
口传心授,就是要看看你这个徒弟是否有耐心受得了苦楚,不然尽是投机取巧三天就想出师,博得诺大名声和家业.口传心授还要看徒弟的悟性与灵性,往往别人事前的告诫自己多半不当回事,只有遇到了难住了才有思考,此时一语惊醒梦中人犹如醍醐灌顶,更上一层楼,不仅锻炼了心境而且成长了技术.
口传心授,更是尊师重道.尊师,举头三尺有神明,师父传下来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一家人的生计,天地君亲师,是为道理.重道,重的是人道,人伦忠孝之道.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去美国访问,面对华尔街的金融业者,演讲.针对金融危机,王岐山坦言:次贷之所以能引发金融危机,根本上是华尔街金融业者整体道德的丧失.就像奶粉三氯氢胺事件,其实也是奶粉行业甚至当代一些企业家道德的沦丧.以前,我们的媒体经常评论工厂中师父带徒弟是效率低下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向发达国家学习于是乎徒弟没了师父,师父也没了徒弟,全都是简单的蓝领竞争的白领关系.章太炎后来去北大讲课,其早年学生鲁迅虽然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大腕,还是规规矩矩的带着笔本子坐在下面听讲,章太炎每讲完一段,鲁迅则赶紧上去擦黑板.
敬畏之心,应敬大贤之人,应畏天理昭昭.
感恩之心,应感援手之德,应恩泽后人.
看到一些文章,作者问老艺人一些技法或者工艺,老艺人往往不答,不是秘而不宣蔽帚自珍,一是不足向外人道也,二是你的心性不够,说了也白说.
技,近乎道矣.
我也喜爱书法
发表于 2010-6-4 17:23:58
潘师,问好!:handshake
春眠
发表于 2010-6-4 20:12:58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10-6-4 12:55 发表 http://www.sf108.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春版啊,
足下纵然聪明却有所不知,
现在倒过来了,
恐怕无人领情。
师傅死命愿意教,
只要有人要。
而且现在录音全套,
录像全套,
加上师傅愿教,
徒弟恰恰三心二意,
尚未学成已经拜拜了!
这也难 ...
潘老师说的话,
我倒是能体会的,
长时间坐冷板凳倒也不怕,
就是如果坐的时候看不到希望。。
那种感觉,
有些叫人无法忍受。。
况且为学之道,
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局。
如果学到最后,
充其量也只是个不怎么挣钱的曲艺家,
换成我,
也会早早放弃的。。
潘良桢
发表于 2010-6-4 21:15:53
原帖由 春眠 于 2010-6-4 20:12 发表 http://www.sf108.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潘老师说的话,
我倒是能体会的,
长时间坐冷板凳倒也不怕,
就是如果坐的时候看不到希望。。
那种感觉,
有些叫人无法忍受。。
况且为学之道,
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局。
如果学到最后,
充其量也 ...
确乎如此,
实也难怪。
以前评弹演员可以归入高收入群体,
尤其那些叫座的“响档”。
即使那些中等水平的,
因为演出成本低,
“被包囊,走官塘”,
一领长衫一把三弦就可开讲,
所以有“好唱戏不如烂说书”的说法。
现在不行了,
听众老龄化票贵听不起,
盛况不再,
退休名演员月金一二千而已,
难怪年轻人纷纷下海去也。
戏狼
发表于 2010-6-4 21:25:42
不知道潘先生能否录音一段,真想一领风采啊
戏狼
发表于 2010-6-4 21:27:30
评弹我不懂,但是由于喜欢京剧和评书,遇到的时候听过几段,由于听不懂,只能找有字幕的视频,十分喜欢其韵味。
潘良桢
发表于 2010-6-4 21:33:02
我退休后感觉精神稍好时,
想再玩玩少年时的喜好。
因此与少年时结下的伙伴联系上,
一起进了我三十来年未进的剧场,
看看一些久违了的京剧演出。
由对京剧、评弹、书法三种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对比,
产生了一些想法。
虽然它们在近几十年里都在走下坡路,
都不再出现开宗立派的大名家。
但京剧的继承情况似乎稍微好些,
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
甚至少年学员,
在继承艺术遗产上也比评弹、书法强,
基本功明显扎实。
还有如张火丁那样叫座的名演员,
一出《锁麟囊》唱到哪里,
会有人坐飞机去观看,
票价竟翻到几千元。
与几位熟朋友聊聊,
觉得其间距离可能还是人才培养才的方式和办法的差异所致。
戏狼
发表于 2010-6-4 21:45:37
潘师说的很对,京剧和评弹的教学方法虽然相近,但是京剧有国家的支持,因此保存的最好。但是以前很迷京剧的时候听了很多磁带,听到今人的时候还是感觉技术含量大于艺术含量,稍稍老一辈的京剧艺术家尚有民国遗风好些,现在活跃的青年演员都显得技术尚可、底蕴却差。
演员如此,新剧本也是如此,有的新剧本看起来甚至觉得其编剧的古文水平连我都不如。京剧的兴盛,从演员的熏陶到剧本的撰写,当时是全社会参与、特别是真正有文化的人大力参与的结果,现在这个条件还不成熟。
而书法,近些年的年轻人有的深深投入到古人堆里,技法也真正提高了不少,特别是一些学院派,在技法上确实令人钦佩。但是书法的特点也决定了单有技法不行,如同京剧一样,只能期待“仓廪实”后“知礼节”的人越来越多,并参与进来,书法才有希望,大师才有希望。
这是我不成熟的一点意见。
韭花
发表于 2010-6-5 00:41:14
今天去看了迟小秋的《锁麟囊》,真棒: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