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求教潘先生如何看待鲜于枢?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6 21:40: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来对鲜于枢产生了兴趣,想求教潘先生对鲜于枢的评价。谢谢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
发表于 2014-3-13 15:42:15 |只看该作者
谢谢信任!
欢迎光临!
出门几天没有上网,这才看到。

书法自北宋而南宋,已成颓势。至元代,虽然出了一位能够在书法史上称得一流大家的赵孟頫,也难挽下行之势。自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至朱元璋开有明一朝,为时不足百年(1271-1368),书以名家之著者不过十来人。赵孟頫无可异议当推第一,列其次者怕非鲜于枢不能了。二人年岁相若,赵出生江南吴兴而鲜于为河北渔阳人;赵之才貌为元世祖赞赏“惊为天人”,遂为元室宠眷甚厚而得尽其才艺,享年69岁,而鲜于体貌伟昂蓄美髯为北人相,虽亦博学负才,却曾屡荐不果用仕途黯然,闭门谢客以研读终其生,终年46岁。二人青年时期即订交,切磋书法相互挹扬,尽管他们的书风差异甚大,此等风仪让人感佩。鲜于于人少所许可而评赵书谓:“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端为的评;赵评鲜于书云:“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处称尊耳”,推重如此。若鲜于享年与子昂齐,二人书法成就与所留作品或在伯仲间也。
鲜于枢正当壮盛之年即逝去,书法一道当未尽其潜才。而以其所留书法作品看,鲜于书风与赵孟頫之笔势流利润秀圆转熟媚绰约不同,有谓其面带河朔伟气,酒酣作字奇态横发,而见笔意遒劲。其间书风之异,恰如其南人北人相貌之异,或亦性情遭际差异所致欤?可能有过“书法不讲百余年,至元间伯机子昂二妙特起,古意复见于今”的意见,但书史还是以子昂为元代第一大家,亦非无故。而以某个人所爱而言,则更偏好鲜于之书,且好其大小不及寸之小真书或行楷更甚于为人更多称道的草书。曾见其《兰亭》后之题跋,略带颜书意趣,一见之下即大获我心焉。此一己私见,说来聊供参考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4-3-13 16:58:45 |只看该作者
潘良桢 发表于 2014-3-13 15:42
谢谢信任!
欢迎光临!
出门几天没有上网,这才看到。

潘先生高见,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4-3-15 11:58:33 |只看该作者
谢潘先生解惑。刚刚从网上下载了潘先生所说鲜于枢《兰亭》后之题跋,确实清劲可喜。其行楷《苏轼海棠诗册》中一些部首的写法确实可值得我们借鉴。总体感觉其书是唐人底子,同时又结合了二王气韵。再次叩谢潘先生。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4-3-19 23:39:31 |只看该作者
鲜于枢 , 又枯又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5:40 , Processed in 0.0166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