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江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书法江湖潘良桢老师第七期网授班招生通告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41#
发表于 2013-8-11 15:15:21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
发表于 2013-8-11 15:15:55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3#
发表于 2013-8-11 15:26:00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4#
发表于 2013-8-11 15:30:2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45#
发表于 2013-8-12 19:05: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舒 于 2013-8-12 19:10 编辑

报名申请:

1、网名:江舒;真实姓名:吴家驹;

2、性别:男、年龄:56岁(1957年7月19日出生);

3、籍贯和现居住地:见短信;

4、家庭情况:见短信;

5、现在的工作单位、具体部门和担任的职务:见短信;

6、联系电话:010-69280031转8005 ;手机:18001023001 ;

7、近期生活照:

8、求学简历:见短信;

9、学书简历:1987年在沈阳参加过沈阳书协举办的一个短期学习班(篆隶),
临习过一年多时间的礼器碑、石门颂。后来断断续续荒废了;2008年9月起坚持
临习至今。期间,临习了钟繇、文征明小楷;怀素自叙帖;王蘧常章草
题跋;石门颂。

10、书法临作:

11、喜欢听古曲、看有关人文、历史方面的书、纪录片等等。

12、书法是我一生中的最爱,由于种种原因直到近年来才有了条件静下心来学习。
偶然知道了书法江湖,知道了潘师网络工作室,便经常来学习。在受益匪浅的同时,
也同时感受到了潘师的人格魅力。希望受教于潘师提高书艺、文化,更希望与潘师
为伍,学习潘师做人的品格。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學書注意「三多」:多看多臨多對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6#
发表于 2013-8-12 20:24:59 |只看该作者
王子寿报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7#
发表于 2013-8-12 22:30: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书记 于 2013-8-12 22:33 编辑
不系归舟 发表于 2013-8-7 17:49
原来是老书记的学生。

不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我的水平有限,希望我的朋友能向潘老师学到更多的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8#
发表于 2013-8-14 02:33:33 |只看该作者
老师您好。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9#
发表于 2013-8-14 02:39: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小张 于 2013-9-1 01:01 编辑

速写和水彩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50#
发表于 2013-8-14 02:44:21 |只看该作者
《也说达濠威武寨石刻》
达濠营盘山发现的一处古代军事遗址,即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的威武寨。有地方历史爱好者认为,这处遗址,见证了发生在北宋年间的一次重要的战争,即侬智高反宋,并认为侬智高的部队进入过潮汕地区。石碑见证了狄青及杨文广平南蛮并到达过古潮州府的民间传说。

对比《宋史纪事本末·侬智高》、《宋朝事实·兵刑·平广南蛮贼侬智高》及有关史书。从史料记载中我们发现,侬智高皇祐四年五月初一占领邕州(今广西南宁)后,不足一月,依次攻下的城池分别是横(今广西横县)、贵(今广西贵港市)、浔(今广西桂平县)、藤(今广西藤县)、梧(今广西梧州市)、封(今广东封开县)、康(今广东德庆县)、端(今广东肇庆市)。然后于五月二十二日到达广州,围广州城五十七日后无功,北上欲攻荆湖。路上遭到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苏缄的有力狙击,不得已改道西向连州(今广东连县)和贺州(今广西贺县)。至全州受挫,于十月返回邕州。

狄青于皇祐四年(1052年)九月,离汴京出征,十二月,狄青抵达桂州与余靖等人会合。皇祐五年正月初三,狄青率军抵达宾州。正月十五,狄青在军营中大宴诸将,并利用黑夜为掩护,突破了号称天险的昆仑关。

宋仁宗皇祐五年正月十七日,侬智高亲督大队先结三列锐阵于归仁铺之西南,宋军后至,结阵于归仁铺之东北。归仁铺之战,以侬智高的先胜后败而告终。

正月十八黎明,狄青挥兵进入邕州,将7200余侬军战俘使其丧失抵抗力后尽皆遣散;把黄师宓等首要人物的首级砍下来悬挂在州城之上示众。二月十八,狄青率主力回至桂州。
从上可以看出,侬智高其进军路线是沿珠江水系的西江流向进犯广州的,这符合当时水运优于陆运的历史条件。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侬的壮兵部队绝然离不开强大的后勤保障,其运输粮草、转移战利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当然首先选择的是水路。在一路顺利的情况下,快速到达广州,在广州这一岭南重镇,由于广州城池坚固,侬智高又缺乏攻城器械,七月中旬,侬军以战船数百急攻南城。宋番禺县令萧注潜出城外,募海滨壮士2000余人,集海船于侬军上流反击,乘大风夜起,纵火焚其船。侬军受挫,被迫在围攻57天不克后撤围北上。(《广东通志》)

可见侬智高的退兵和战船被毁有着重要的关系,番禺县令的一场大火解了广州之围。而后的战争,侬智高走的都是陆路。那么,侬智高的部队有没有在这57天中到达千里之外的潮阳呢?从战略的角度看,是不大可能的,首先,如果他有足够的兵力,更应集中优势兵力强攻广州,广州一旦拿下,粤中可平,而攻打潮阳只会分散他的兵力,战争拖得愈久,对他愈不利;其次,他的目标是荡平两广,经略荆湖,进而达到与交趾(越南)、北宋分庭抗礼的局面,孤立广州的策略应是占领韶州(韶关),切断北方的援兵:再次,潮阳在宋朝时人口稀少(至明洪武二十四年才72390人,包括未拆出的普宁,惠来两县人口。明《潮阳县志》),不足其补充兵力,物力,是赔本的买卖。还有,潮州府在广东是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和广州府中间隔了一道高山峻岭莲花山脉,如果侬军不明智到达潮阳,而广州又攻不下而撤退,那么这支部队将成孤军,必将遭到宋军的全歼。

当然,假如他确实另有图谋,想来打潮阳,也未尝不可。那么,他到达潮阳有两条路可走,第一,陆路,要么经过惠州府,要么经过循州府,可笔者查看这两府府志,并无记载,(《潮州府志》也无任何记载)可见不是。第二,水路,从侬军是顺江而下的情况来看,也是有可能的。那么,达濠发现的这处宋碑是否记载了这件史实呢?

碑文可辨主要内容如下:“壬辰仲夏,蛮人寇于广,越月,命海阳邑长富春公统兵捍此,地非所也;孟秋,以尉陈公言承其事。月中贼平,众凯而旋,时皇祐四年。”
从碑文看,这并非是作战后胜利而立的记功碑,而是一块记事碑。“壬辰仲夏,蛮人寇于广”符合当时的情况,即当年的五月,广州被围,“越月,命海阳邑长富春公统兵捍此”,第二个月(六月)接到命令领兵守营盘山,防止贼众顺江入潮汕腹地,“孟秋,以尉陈公言承其事,月中贼平”即七月,贼已平定。也就是说,此碑记载了侬智高的东征失利,广东战事结束这一历史事实。侬智高七月十九转向英德,随后,海阳县令接到通知,戒严结束,战争暂时不会到来,于是立碑以志。碑是皇祐四年七月立的,而此时狄青还在汴京(开封)筹备部队准备南下平叛,他是九月才出兵,立碑者显然是接到广州城解围而以为侬军已经溃败的,如果知道侬军是战略转移,估计碑是不敢那么快立的。

另外,狄青的出兵路线是汴京——永州(零陵)——桂州(桂林)——柳州——宾州(宾阳)——邕州(南宁),连广东都没踏进一步。在这次平南中,杨文广是他的部将,当然也没有进入广东。把杨文广平闽的传说加在侬智高身上,也是站不住脚的。(2010.11.7 汕头日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23:49 , Processed in 0.0144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