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bzh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潘师旧文系列5:弘一法师书法评传(完整版 含弘一临摹 黄山谷 等经典图片)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71#
发表于 2009-5-25 07:56:33 |只看该作者
上人之书法气息,近代无人可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2#
发表于 2009-5-25 11:12:21 |只看该作者
认真拜读,好文

使用道具 举报

分类区版主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评论高手 优秀管理员

73#
发表于 2009-5-25 22:18:06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文!

性格分析细致有理,资料裁取极见功力,语言深沉有情。略加一点史实以见大师高尚人格与慈悲心怀。
本不敢以污先生之帖,唯或有益于读者,遂以续貂,乞先生勿怪。
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兼音乐组主任、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音乐教育家刘质平(1894—1978),为李叔同得意门生。晚年回忆说“ 先师与余, 名为师生, 情深父子。回忆民元冬季, 天大雪,积尺许。余适首作一曲,就正于师, 经师细阅一过, 若有所思, 注视余久, 余愧葱, 几置身无地。师忽对余言‘今晚八时三十五分,赴音乐教室, 有话讲。’余唯唯而退。届时前往, 风狂雪大, 教室走廊, 已有足迹, 似有人先余而至, 但教室门闭, 声息全无。余鸽立廊下, 约十余分钟, 室内电灯忽亮, 门启师出, 手持一表, 言时间无误, 知汝尝风雪之味久矣。可去也余当时不知所以, 但知从此师生之情义日深。每周课外指导二次, 并介绍至美籍鲍乃德处习琴。” 一(1998:111)
1915年, 弟子刘质平因病暂时休学, 回家乡养病。刘质平因病苦闷的时候, 忍不住给老师写了一封信。信发出去后, 心里忐忑不安。但是, 李叔同收到信后, 很快回了信。李叔同在信中说“ 一个人在世上,总会碰到不如意的事, 遭受了困厄, 应该镇定精神,从苦中寻找乐趣, 病中时间有余, 可以读些古人关于人格修养方面的格言, 可以提高自己的境界。‘修养’与‘境界’ 四字是‘器识’ 的注解, 一个人只有提高了人格修养, 进人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 才能够以一种超然的眼光来看待世事, 才能以一种从容的心境来对付一时的困难。”(曹布拉2001:45~46)李叔同的这封信, 对刘质平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他的“ 先器识而后文艺” 的人格教育思想, 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里他用自己艺术生命之源—血和汗, 浇灌和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田他那高尚和丰富的人格力量, 犹如涓涓的细流注人到学生们的血液中, 延续了他的艺术生命延续了音乐教育的生命也点燃了近代音乐教育的星星之火。
不久,刘质平在弹奏贝多芬钢琴曲时产生了畏难情绪,又担心报考正规音乐学校时落榜,有负老师栽培。李叔同在信中又是侧重心志的清正:“……愈学愈难,是君之进步,何反以是为忧!B氏曲君习之,似躐等(跳级),中止甚是。试验时宜应试,取与不取,听之可也。不佞与君交谊至厚,何至因此区区云对不起?但如君现在忧虑过度,自寻苦恼,或因是致疾,中途辍学,是真对不起鄙人矣。从前鄙人与君函内解劝君之言语,万万不可忘记,宜时时取出阅看。能时时阅看,依此实行,必可免除一切烦恼。从前牛山充入学试验,落第四次,中山晋平落第二次,彼何尝因是灰心?……”
1917年,刘质平考入东京音乐学校,可是他又为学费而苦恼起来。李叔同曾为他申请过官费,但没有成功。接着刘质平家中亦宣布要中止资助。在这种情况下,李叔同毅然决定解囊相助,并给学生立下了规矩:
一、此款系以我辈之交谊,赠君用之,并非借贷与君,因不佞向不喜与人通借贷也。故此款君受之,将来不必偿还。
一、赠款事只有吾二人知,不可与第三人谈及。家族如追问,可云有人如此而已,万不可提出姓名。
一、赠款期限,以君之家族不给学费时起,至毕业时止。但如有前述之变故,则不能赠款(如减薪水太多,则赠款亦须减少)。
一、君须听从不佞之意见,不可违背。不佞并无他意,但愿君按部就班用功,无太过不及。注意卫生,俾可学成有获,不致半途中止也……
李叔同资助刘质平继续留学,并未因他1918年决意出家而置之不顾。他估计至刘质平毕业还须日金千余元,就准备借款。他说:
“余虽修道念切,然决不忍置君事度外。此款倘可借到,余再入山;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君以后安心求学,勿再过虑。至要至要!”
李叔同对学生,确如慈父,难怪刘质平自己说:“先师与余,名为师生,情深父子。”当然,刘质平也“不忍以己求学之故,迟师修道之期”,他不顾学业未了,于1918年夏返国,在李叔同入山之前和丰子恺一起跟老师拍了一张告别照。
对于刘质平在李叔同的教诲下成长,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是最好的见证人,他说:“刘质平习于斯五年,音乐具夙睿,上人尽授之。今以斯立于世,上人之赐也。”
这段师生之谊确实已经超出了日常的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老师所能取法。但正是这种大爱给与了刘质平以极大鼓舞,对他一生的音乐教育生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后来刘质平先生终身从事音乐教育事业,著有《弹琴教本》(1923年泰东书局)、《开明音乐教程》一、二册(1934年开明书店,与潘伯英、徐希一合编)、《开明唱歌教材》一至四册(1935年开明书店),此外还编有《歌曲作法》《小学歌曲教材集》《中学歌曲教材集》《实用和声教材》《对位法》和《键盘伴奏基本练习》等众多音乐教学用书。1919年,刘质平与吴梦非、丰子恺等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出版《美育》杂志。刘质平先生桃李满天下,其中在音乐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就有缪天瑞、王云阶、邱望湘、钱仁康、钱君匋、谭抒真、江定仙、喻宜喧、唐学詠和俞绂棠等。这中间都可以看到李叔同的影响。
无复文章横一世,空馀灯火在孤舟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74#
发表于 2009-5-26 11:03:49 |只看该作者
谢谢kasin兄的资料补充。
这些,我当初也大体见到过。但限于文章重点和体例,不便多所揽入。大约以此之故,人物年谱之外的年谱长编之类依然有其不可缺少的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7:18 , Processed in 0.01784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