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潘良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旧杂临汉刻石 [复制链接]

中级会员

Member

Rank: 6Rank: 6

11#
发表于 2005-3-1 10:53:35 |只看该作者
向专家工作室致谢!!!纸差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05-3-6 14:19:15 |只看该作者
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05-3-8 09:41:38 |只看该作者
屡见先生所临碑帖,笔法精到,功力深邃。所临两汉刻石,直取神髓,深得真谛,甚为钦佩!先生自创作品难得一见,心仪已久,敬期发表数幅,供赏音回味。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会员

Member

Rank: 6Rank: 6

14#
发表于 2005-3-8 10:47:19 |只看该作者
线条有很大问题,结体也过于拘谨,建议多读原本,晓其精神,不必在外形上追求相象,线条可率性一点。否则似北京大康一样,刻板乏味。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05-3-9 13:52:35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种豆者2005/03/08 10:47am 发表的内容:
线条有很大问题,结体也过于拘谨。
艺术上问题的理解因人而异,但义理大同小异,我觉得潘先生以上临帖大好,是基于线条、结体、意趣上分析。种豆兄认为大坏好像也是说在线条、结体、意趣上,我想就这问题求教于兄,在您眼目中怎样的线条、结体是好的,我非常希望种豆兄对经典法帖进行表象理解分析(最好以图说形式),以解我等迷茫。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精英

书法创作版主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创作高手

16#
发表于 2005-3-13 14:00:01 |只看该作者
吴昌硕、来楚生、钱君匋、陶博吾、鲍贤伦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ziwen8101
QQ:734489549
手机:13786813150(短信)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7#
发表于 2005-3-13 14:09:57 |只看该作者
潘师用笔实在,力在字中.更向潘师学习严谨治学精神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05-3-27 01:55:23 |只看该作者
得汉隶之风神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9#
发表于 2005-3-27 20:00:46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其方法.
临池不掇..
放下一切
亦佛亦道
http://shydr.1hao.org/user1/153/

使用道具 举报

函授学员

Member

Rank: 10Rank: 10Rank: 10

20#
发表于 2005-3-30 12:54:31 |只看该作者
潘先生临作精严,线条.结体直入汉室。
与其匆匆   不若从容

帝力于我何有哉
手机:13719593163
QQ100446904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3:41 , Processed in 0.0138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