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潘良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俗”可医否? [复制链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05-1-24 18:21:00 |只看该作者
    论坛上灌水也是一俗。天生书呆子可是读了六遍啊,不知道那些“学习”“拜读”的人到底读了没有,真是俗不可医,呀呀呀!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05-1-24 19:38:02 |只看该作者
俗雅乃一步之遥,俗是相对于雅而言,反之亦然。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枭雄

总版主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评论高手 发帖品质 优秀管理员

13#
发表于 2005-1-25 00:54:21 |只看该作者
看了潘老师文章,
很受启发,
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请潘老师和诸位网友指正。

---------------------------------------------------------

这一对概念,其实比较“难以言传”。

雅和俗是相对的,
互相依托存在。

而且在每一个人心中,
具体的雅俗也不一样。

雅俗之间,有的时候相差,不多。

一个人的作品,即便是书法大家,有时候也会由于固步自封,流于俗气。

林散之的书法,
算是雅的,
一些学习他书法的人,书法可以称为恶俗。

等到林散之那种风格成为流行书法以后,满天下都是那种书法以后,
估计林散之本人的书法真迹,
也会显得不那么雅了。

郑板桥也是同理,当然,我以为他的书法水平还不如林散之。

细致的东西,容易沾染俗气,比如文征明;
乱头粗服的作品,容易远离俗气,比如《争座位》;

但是如果天下都是故作姿态的乱头粗服,
那也就是粗俗不可掩了。。。例子我就不说了。。。

我的看法,雅和俗,
是一对鉴赏中可以使用的概念,比较精微,
而且比较难以把握。。。

总体而言,
自然,自在,就容易不俗,所以,我更加喜欢一些大书法家成名以前的作品,有清新自然的面目。

故作姿态,就会流俗,大家成名以后也往往难免,我以为弘一法师的书法,就有些俗气。。。


还有就是,有些狂放的书法,比如说徐渭,
有的时候,
逞才使气,用笔太过,还是难免俗气。。。

王铎书法,
晚年好像力气不如壮年了,
书法面貌收敛,
却也显出一股俗气。。。。壮年张扬的书法倒是不俗,当然,那个时候他用笔技巧也好,远好过徐渭。

真的是难以一概而论。。。。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05-1-25 01:38:00 |只看该作者
雅和俗是以何为标准?或是压根儿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宜的标准?
多年来,我只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而这个标准有时候也随着时间在变,如同阴阳之化。

使用道具 举报

轮休版主

轮休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15#
发表于 2005-1-25 09:43:25 |只看该作者
识俗,俗便可医。
不求别人对我怎样,但思我待别人如何———“淮河魂”书法群体欢迎朋友们光临安徽蚌埠!电话:0552-3982082、13905521975。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功勋会员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05-1-25 10:30:18 |只看该作者
先生之言,受益颇深。
若不断地汲取学养,俗便可医;倘若固步自封,自然不可医。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05-1-25 10:33:51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潘先生讲得很好,很有收获!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中外名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18#
发表于 2005-1-25 10:44:06 |只看该作者
唯知俗才可医俗
值得学习的一篇好文
写万卷书,寻千里网。<br>书到用时方恨少。<br> 写万卷书,寻千里网。 <br>书到用时方恨少。 <br>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05-1-25 12:14:59 |只看该作者
后辈深以为然,潘师此文为我今后之学之行加以指正,后辈谨记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05-1-25 17:36:27 |只看该作者
“ 唯知俗才可医俗”
今日又来细读此文,却终不知“ 俗”为何物,也不明白为什么人人对俗如此憎恨摒弃之理由,看来我是不可救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4:32 , Processed in 0.0169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