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潘良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十九年前写的手卷 [复制链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81#
发表于 2005-7-2 16:12:2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上海布衣2005/07/02 02:12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潘老师现在在写些什么东西?

欢迎常来!

我近期还是杂临,重点在汉。去年多写马王堆帛书,今年多写汉金文。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82#
发表于 2005-7-3 00:51:07 |只看该作者
,,笔墨好好哦,,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83#
发表于 2005-7-16 20:55:22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2005/07/02 04:12pm 发表的内容:
欢迎常来!
我近期还是杂临,重点在汉。去年多写马王堆帛书,今年多写汉金文。

不知先生对王羲之父子的评价如何?好象先生不甚临二王的作品,何故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84#
发表于 2005-7-16 22:14:43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羲之迷2005/07/16 08:55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先生对王羲之父子的评价如何?好象先生不甚临二王的作品,何故也?

二王为中国书法之极轨,“书圣”交椅,古今书家亦唯右军坐得最为稳当。当然王羲之也是人而不是神,没有也不可能一人而穷尽书法之美。拙著《王羲之传论》说之稍详。我不是不临二王作品,也曾临写过唐摹本和阁帖。《兰亭序》更是仿写过千遍以上。中年以后,更多注目于汉魏以上,乃是兴味趋于喜欢高古、生辣、拙趣。而且我的临帖,于取法之外,更多的是尽量多作对书法史的“实地考察”,体味各种不同书写状态下方法和感觉的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85#
发表于 2005-7-17 19:34:04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2005/07/16 10:14pm 发表的内容:
二王为中国书法之极轨,“书圣”交椅,古今书家亦唯右军坐得最为稳当。当然王羲之也是人而不是神,没有也不可能一人而穷尽书法之美。拙著《王羲之传论》说之稍详。我不是不临二王作品,也曾临写过唐摹本和阁帖。 ...

谢谢先生的评述!
先生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令人钦佩!
特别是当今书法差不多到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之时,
先生为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国粹所作的努力就更
显得难能可贵。向先生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86#
发表于 2009-2-14 01:46:06 |只看该作者
这件作品给人的感觉清新明亮,纯净明朗轻快。近作则多些老辣、沉、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7#
发表于 2009-2-27 14:12:17 |只看该作者

问好

体味各种不同书写状态下方法和感觉的不同。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东府一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88#
发表于 2009-6-30 22:48: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9#
发表于 2009-8-2 06:05:12 |只看该作者
早年的手卷挺难看出其出处。但深厚的传统功底,浓浓的书卷气和郁郁苍苍的墨气扑面而来。
小斗方出自王觉斯易见。
敬仰,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90#
发表于 2010-4-25 10:30:18 |只看该作者
来先生的笔墨痕迹明显的一蹋胡涂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4:24 , Processed in 0.01743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