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3-5-30
- 最后登录
- 2016-4-18
- 在线时间
- 694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9873
- 帖子
- 323
- 精华
- 0
- UID
- 1850
 
|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克己在 2004/03/10 08:0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江边杏在 2004/03/09 01:45pm 发表的内容:
潘先生作品多次欣赏之后觉得气势不足。
与字相处,和与人相处一样,不论柔和强悍,各守其本色,最重要.平和自然,其声自振,其韵自远.
临碑,大多以雄强为本,有时侯,为造出棱角,有些朋友执笔,运笔的时候浑身使劲,力气用的很大,大违书道.
碑中有帖气为好,平和温厚或者疏朗清雅都算上乘.这其中,以用笔虚松为最紧要.虚松后才能写字如画,才能计白当黑,观潘先生临碑,值得我们努力学的,就是这个,宽松而写,不怯不弱,纸墨相恋.林散之先生临汉碑,其意也差不多这样,尽见宽松安详.
另外,这样的临作,还给我们一个机会,了解一下,书法作品和我们看的字帖所作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看其中细节,有参差,有不平整,是毛笔这个工具自然书写的结果,并不是印刷品中光滑,不见瑕疵.就好象看演员在台上演惯了,卸了妆,原来也是这么真实.呵呵,借着这些毛刺,让我们细细体会一下笔纸交接时候的质感和快感吧
韩国人很喜欢此碑,原碑平整敦厚,潘先生这个临得疏淡还要多些,见了潘先生临几个碑,口味都比较清淡,呵呵,这样好,养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