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不系归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授班再聚姑苏城 [复制链接]

函授学员

Member

Rank: 10Rank: 10Rank: 10

691#
发表于 2010-6-2 20:02:4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峰 于 2010-6-2 19:34 发表
最后一天一大早,可能是有感于时间紧迫,在顽石的石庐,予予批评我的字:“这个字的最充分好处就是坏处暴露的很充分。”直接把顽石说懵。呵呵。真是讲得透彻啊,够我练一阵的。


"这个字的最充分好处就是坏处暴露的很充分"  这砖头劈得够猛!! 学了一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692#
发表于 2010-6-3 00:58:58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93#
发表于 2010-6-3 10:36:11 |只看该作者
祝福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名胜书迹斑竹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爱心会员

694#
发表于 2010-6-3 10:38:5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峰 于 2010-6-2 19:28 发表
予予杭聚未至,自潘师到我们师兄弟们无不思念。好容易这次相见,大家有多少话要说啊。但一见之下,却觉得和网上交流的感觉大不同,含蓄而内敛,内敛的让大家都不敢多说话,别人我不清楚,镇恶兄在网上就石鼓问题和予 ...


大家觉得予予和网上交流时的感觉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没直接看到对方的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其实他的文字已表达了他内心的想法和观点,一个人的脾气性格最能在本身的身体语言、脸部表情和做的事情上充分体现,只有接触后才会真正了解一个人。

予予有点含蓄而内敛,不像网上那样轻松随便,说说笑笑。
我刚一看到他也觉得和想象中的有些距离吧。
但马上很熟了,一交谈就没啥距离感了,他还是那个予予~~
和余秋的交谈中我更了解了予予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在网上聊得好,应该面对面更亲切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695#
发表于 2010-6-3 11:44:4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顽石陈羲 于 2010-6-2 10:19 发表

哈哈其实潘师说,唱功好的是另外一位!

那天和两位老艺人有些对话,
倒反而没请教她们尊姓大名。
陈羲可否补问一下朱馆长?
不然听了人家唱好几曲却不知是谁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96#
发表于 2010-6-3 11:56:2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环碧堂 于 2010-6-2 18:55 发表
说到火车,和知青返城时的客运高峰,我是经常听家母提起。
他们就是洪流中的一员,1978年春节前夕,我即将诞生,我妈那时要从吉林延吉赶回上海,托人找了火车站里的人,让她先上车,无奈身子比较重,还拖着行李,所 ...

“那一代人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真是......”深有同感!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97#
发表于 2010-6-3 11:58:1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利 于 2010-6-2 19:26 发表

今年四月成都去汉中的火车,比这更挤,天府之国嘛,人丁也多

主要原因还是道路等基础建设滞后了。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98#
发表于 2010-6-3 11:59:3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峰 于 2010-6-2 19:34 发表
最后一天一大早,可能是有感于时间紧迫,在顽石的石庐,予予批评我的字:“这个字的最充分好处就是坏处暴露的很充分。”直接把顽石说懵。呵呵。真是讲得透彻啊,够我练一阵的。

汗。。。。。。。。。。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699#
发表于 2010-6-3 12:07:36 |只看该作者
解密——那天我和两位来演出的老艺人的对话

那天,两位演员到得稍迟了,而且有点匆促而准备欠周。但她们还是尽量做到位。一上台,先把“半桌”上的台布桌围铺上。上手是作了化妆,换上了演出服装的,下手来不及换装,所以一上来就向我打招呼——
下手:“对不住,旗袍也没来得及换。”
我:“弗碍弗碍,反正只是唱几段片子。”
我又转问上手:“请教倷出窠书是哪一部?”
(“出窠书”就是最初跟老师学并正式出演的那部书,犹如问我们学书的“筑基”所在,这是为了了解演员擅长)
上手:“我学仔六部得来。”
(这样,可知其“会”的较多。到这种场合献演,也必要有这样的能力。犹如书家要蒙一般人常常要有真草篆隶样样皆能)
我:“那么唱几曲大流派,象蒋俞调、沈薛调的代表作吧。”

[ 本帖最后由 潘良桢 于 2010-6-3 12:08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700#
发表于 2010-6-3 12:13:0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大眼 于 2010-6-2 20:02 发表


"这个字的最充分好处就是坏处暴露的很充分"  这砖头劈得够猛!! 学了一招!!

这个容弟稍作解释。
当时我们三个正讨论运笔,大峰兄随手写了一个石鼓的“车”字,所以给大峰兄开了个玩笑,说了这句话。
大峰兄,“最充分好处”,我是那么说的吗?咱改成“最大的优点就是缺点暴露的很充分”好不好?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6 18:45 , Processed in 0.01470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