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临了些曹全的碑阴,因为图片太大,只能转贴了,望潘老师指导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9 12:03: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
发表于 2007-3-12 20:32:11 |只看该作者
欢迎光临!谢谢信任。

很抱歉,足下二帖许是看漏了,这才见到,赶紧点看链接。也看到了中书网网友的不同意见,以及足下所说的意图。各人各看,言人人殊,本属正常,不足为奇。书法原本是甚为个人的事。临写法书,应该有阶段的不同。入门之初,要选周正完美堪为楷模的来规规矩矩亦步亦趋地学,以“学成规矩”。完成这个学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兴趣,在临写中掺入己意,有自己的取去或者改造,甚或有至少看似面目全非者,实际已有“创作”的意味了。看来足下已有一定学书根基,所见所临的《谷朗碑》和《曹全碑阴》,皆属后者,我觉得可以试试探索。《谷朗碑》本有稚拙成分,足下加以夸张;《曹全》基本不出以稚拙,足下掺以稚拙。大体如此吧。这个路子,接近晚年的赵冷月先生。赵先生曾对学他走这路的人说:“不要那么多柴爿。”此言或可参考。我觉得,笔下是否再紧结些,字势是否可以加些变化,不那么一律“右倾”?另帖不再另复,此匆匆言之,聊供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7-3-12 21:08:17 |只看该作者
潘先生果然眼神老辣,言语寥寥,确已经点到要害!小弟受用了,很感谢先生如此快速的回复!难能可贵,我辈之幸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0:37 , Processed in 0.0151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