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6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石门汉子学习专用帖》 [复制链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劳动模范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3 21:11: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老好,我把自己常想,但弄不清的问题梳理了一下,在此向您请教。有些问题可能很幼稚,可以挑您认为有意义的做答,潘老身体不太好,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了。

1,如果把汉隶书作为学习书法的入门和筑基,在以后涉足其他书体时,将会显现出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
2,古今大家对汉隶分类很细很多,从用笔风格气象上是否可以简化为3大类既庙堂类,摩崖类,简书类(每一类碑帖不一一列举 ),如果不是专攻隶书,那一类是学隸者的必修,为什么。
3,怎么理解“隶书结体”贵紧而密,说隶书“中虚”,又是什么含义。
4,怎么把握隶书的古意,追求这种气息在具体临书中对心态用笔节奏等等等,有什么样要求和训练方法。
5,说隶书重线质,这个质是指什么,质量,质感,质地还是什么,在当代隶书名家中,您很喜欢那几位。
6,隶书在汉魏以后有衰落之势,唐,清朝得以振兴,特别是在清,很像隶书的“文艺复兴”,清隸那些方面最值得学习借鉴。
7,王蘧常先生在学书上,对您说过,对您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或意思是什么。(可能好多网友都有兴趣,我斗胆来问问

[ 本帖最后由 石门汉子 于 2007-2-10 19:47 编辑 ]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
发表于 2007-2-4 20:59:17 |只看该作者
哦,要回答足下这些问题,几乎要写半部书法史论!恕我目下在此无力为之。

可以说的是 瑗师教诲,于我最为警策者为“沉着下笔”。(必须指出 瑗师讳“蘧常”,“蘧”音qu,非“邃”也。 瑗师撰《自叙》也曾就此事作说明,并列举种种误读误写。)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7-2-4 23:00:59 |只看该作者
“沉着下笔”,是不是笔写实到位,笔毫调正取势再行笔,且不急不躁?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劳动模范

4#
发表于 2007-4-19 14:37:12 |只看该作者
潘老指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qq:304595551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劳动模范

5#
发表于 2007-4-19 14:37:46 |只看该作者
潘老指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qq:304595551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劳动模范

6#
发表于 2007-4-19 14:38:19 |只看该作者
潘老指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qq:30459555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7#
发表于 2007-4-19 22:12:19 |只看该作者
“沉着下笔”,确为写隶之关键,舍此便不能写出味道,尤其从唐楷入隶,往往做不到这一点,王蘧常前辈高人,只四字,便道出紧要之处。潘老师教诲我等,也大都是片言只语,下来后细细捉摸,总是受益非浅。
以前听过潘老师说过临帖要“心静,笔沉,墨实,型准……”
有潘老师在这儿,真是我等后学之福啊
希望老师身体健康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3:51 , Processed in 0.01525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