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近期状态! [复制链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6 13:2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请老师看看。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7-1-16 13:23:52 |只看该作者
不对的请老师指正啊!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3#
发表于 2007-1-16 13:58:34 |只看该作者
还行吧。

当初至少在上海,学沈字的不知多少(其中包括我自己),但学成的,学好的,学像的,直到今天来看看,竟几乎没有!潘伯鹰等先生,则是学其意法而变其形态,虽然相近,还是自成一格。我好几年前在一篇关于上海书法的文章中说起,所有学沈字的,看来也就数 沈夫人褚葆权写得最好,算得正宗沈字。其余,沈先生早年的大概算得“女弟子”的 张冲和先生也是很不错的。以学者之众而成者寥寥,已可见其难度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4#
发表于 2007-1-16 20:37:25 |只看该作者
潘老师说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07-1-17 11:16:4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7-1-16 13:58 发表
还行吧。

当初至少在上海,学沈字的不知多少(其中包括我自己),但学成的,学好的,学像的,直到今天来看看,竟几乎没有!潘伯鹰等先生,则是学其意法而变其形态,虽然相近,还是自成一格。我好几年前在一篇 ...

谢谢潘老师,我自当继续努力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0:47 , Processed in 0.0203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