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30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潘老师书法欣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2 17:50: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本帖最后由 九藤 于 2008-9-12 18:02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8-9-12 17:51: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九藤 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九藤 于 2008-9-12 18:03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枭雄

总版主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评论高手 发帖品质 优秀管理员

3#
发表于 2008-9-12 21:52:13 |只看该作者
应该也是1992年的字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08-9-13 13:31: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宾南 的帖子

是的!欢迎浏览:九藤居书画社!http://www.ls114.cn/showinfo.asp?suid=97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08-9-16 11:21:15 |只看该作者
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08-9-27 05:31:26 |只看该作者

中锋的缺陷

因为年岁大眼力不济,少足网聊.今看到潘师大作有些话想说.看的出中锋功力很厚实.腕力很足.这些都很吸引书学后生.然沉着有余痛快不足.迟则生妍速则神韵.中锋需沉腕涩出.故迟而无速少韵味也.观其他所为大家.均有此通病.每字每笔写的都很扎实.尤其横.竖的中段都很实.这都是练碑的毕然结果.是好事但憚悟不透则自阻.故米海岳说碑不可练有其理也.有了沉着如何才能痛快.老米没有直说但海岳名言有暗示.近代林散之老悟出了.吾已六旬依然可以单臂悬腕不作任何依靠用长锋小羊毫写蝇头小楷.且非唐楷是魏晋隶楷.吾以为是练指力的基本功.当今又有几人能否.有腕力还需指力.方可沉着痛快.纵观当今大家都缺其一.潘师大作指力太弱故神韵无存.空留结构与技巧而已.潘师应知米老最中意其小楷.密而不宣.沈老说指力是练帖的关键是有道理的.字需有格调.有格无調终不为老.调.神韵也.一家之言.潘师见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7#
发表于 2008-9-27 05:43:24 |只看该作者
迟则生妍速则神韵

迟速有玄机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08-9-27 08:16:37 |只看该作者
拜观拜观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08-9-27 16:14:07 |只看该作者

浅析笔语

人有话语。笔有笔语。笔分软,硬豪。故笔语也多种。吾以为软豪写硬字。羊豪的笔语更丰富,此为大师钟爱之故。笔语就如人语。在某年龄段其语速语音用词表达方式等都不一样,笔语也有成长,发展,完善,自成一格等过成。许多人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笔,更何谈笔语。曾见潘良帧说:有时手随笔走,时笔随手走。。。有趣也。其实潘师未悟,此求索过程便是笔语。后生们先找笔,学着用笔说话,五年,十载可具规模。然自成一格还需学养。为何君子说话温文而雅。小人则叽叽咋咋。因话语的修养不同。笔语也当如此。笔语格调可出魏晋,亦可唐宋,不可下求,笔语技法以碑为辅,以帖为主。帖学有数千年传承。碑学是满清的小玩艺。你能说,相信就能写。笔语和话语一样是大众的不是大师的。多练可顿悟,多思可感悟,多创可妙悟,那便是自家的东西了。一家之言,大师见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8-9-27 16:30:29 |只看该作者
高见.
如果回帖都这样态度认真,
那该多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22:56 , Processed in 0.01657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