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大山里的娃在山里请教潘师。 [复制链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0 09:38: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国庆在家当宅男,通临一遍嵩高灵庙,请潘老师指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2-10-10 09:40: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书记 于 2012-10-10 09:56 编辑

不好意思,不常发帖,我是按顺序发的,发上来后正好是倒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2-10-10 10:37:25 |只看该作者
人称《嵩高灵庙碑》“字体近拙而多古意”,
今观汝临之,深感其古拙之意难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4#
发表于 2012-10-12 16:33:56 |只看该作者
网上老朋友好!
“请教”云云,
某何敢当!
作为交流,
勉为就此所见说几句。

窃以为取学此类古刻石,
都得有思想有笔法才行。
而此又有见智见仁之别,
未可一以概之。
是否下笔之际以有放有收,
且收放节律合度为好?
放处不妨肆意,
收处适时周至,
放收之间,
逸趣横生。
未知然否?
聊供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2-10-14 21:16: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书记 于 2012-10-14 21:18 编辑

网络问题,迟复为歉!
谢潘老师指点,所谈极是,临此类困惑不少。大致如下:
一、        古刻石多漫漶,石斑、石花处只可自由发挥,如何发挥仁者见仁,往往见功力。
二、        方笔处往往刻匠所为,用笔临,去几分、留几分,难以把握。
三、        所谈“肆意”处,在节选临摹时时常有,生动有致,在通临时所受约束较多,总觉得发挥不出来,一是功力不及,二是放不开。
四、        客观原因,临帖多用烂纸,心手不能相应。家中烂纸太多,几成鸡肋。


                                       再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23:38 , Processed in 0.01282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