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请教潘先生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7 11:01: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先生,再次打扰您.华人德先生主编的《历代笔记书论汇编》140页,"贯休工篆隶,荆州守问其笔法,休曰,此事须登坛而援,讵可草草言之!"此援字是否因与授字形近而误授为援?杨慎在下文即以援字立论,读来总觉扞挌.改为授字则文从字顺.不知先生注意过这个问题没有.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6-8-27 13:51:18 |只看该作者
趁潘师没有上网,小子先自解之,请潘师和楼主指正。楼主好学精思,在下十分佩服,有老先生曾教我,“解诗切忌添字”,添字尚不可,况随意改乎?除非你有版本支持。在下认为,“登坛”一词,可能和古代“登坛拜将”有关,以示郑重。“援”是否可作“引进”解释?“登坛而援”指通过登坛授印的仪式,使其登上高位,拥有重权。此处贯休认为,传授笔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应非常隆重,不可草率言之。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3#
发表于 2006-8-28 14:17:19 |只看该作者
华先生主编的《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我迄未见到原书,更不敢妄议。
据此帖所说,则涉及训诂,而首先遇到的是校勘问题。没有足够的版本材料,不能遽作判断。按字义,援,引也;授,予也。而二字字形相近,因此生讹,也有可能。但可能只是可能,不可即以为真,要作确定,必须有足够理由,最好是有版本支持这样的于义为长的改动。校点古书,使用“迳改”一法,尤其要慎之又慎!
“登坛”即升登坛场,古代用为隆重仪式,如帝王即位、祭祀、会盟、拜将等,后来高僧说法也多登坛,此处谓说笔法须登坛云云,或由此来,而且言者贯休就是僧人。
yewufengyu原本从事古籍工作,楼上所言大致不错。我所说的,也只聊供参考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06-8-28 22:13:38 |只看该作者
感谢潘先生和yewufengyu先生为我答疑解惑,今后还会有劳二位先生,请先生不弃愚顽,多多垂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06-8-30 08:11:27 |只看该作者
潘师比我说得更准确全面,受教。种豆先生过谦了,在下觉得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5:51 , Processed in 0.01216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