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6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临作的高境界 [复制链接]

轮休版主

功勋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功勋奖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30 17:30: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时有许多碑帖在艺术上有相当艺术成就,
如麻姑,褚之圣教序,
到了我们这个时候,
我们能看到的这些帖,能读到的这些帖,有的已破残到面目全非,
既使临,也只可能是误导,对于初学者更会产生许多困惑,
所以如果能临到很高境界的临作,
我认为就算不是原作,亦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之典范。
在学习上的价值应该是同样的。
所以斗胆向潘老进言,
可否将你认为你临得最具神韵的一些好帖发到网上,
作一些注解,让我们学习或是临习。
比一味守着那些所谓的破残的真迹拓片不好多了吗!
造福于初学书法的芸芸众生呀!
松烟乍试端溪润,
石鼎微烹顾渚云.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3-12-30 18:21:21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创作高手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3#
发表于 2003-12-30 22:28:03 |只看该作者
原作是根本,名家的临作可作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03-12-30 22:39:22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就算不是原作,亦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之典范。
在学习上的价值应该是同样的。
所以斗胆向潘老进言,
可否将你认为你临得我认为就算不是原作,亦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之典范。
在学习上的价值应该是同样的。
所以斗胆向潘老进言,
可否将你认为你临得最具神韵的一些好帖发到网上,
作一些注解,让我们学习或是临习。
比一味守着那些所谓的破残的真迹拓片不好多了吗!
造福于初学书法的芸芸众生呀的一些好帖发到网上,
作一些注解,让我们学习或是临习。
比一味守着那些所谓的破残的真迹拓片不好多了吗!
造福于初学书法的芸芸众生呀

以上引自石头兄论点

就我理解,潘先生之所以发如此多临作,应是以其身教代替言教。石兄所提的最具神韵的提法我认为是不科学的,艺术的东西要见仁见智,就我理解潘先生所临的帖我们要细读,细读自可看出道道来,我认为其无声语言全在其笔端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5#
发表于 2003-12-31 12:31:23 |只看该作者
“老不下线”网友所说甚是。

我之所以以发临作为主,一是反应我自己学书的主要方法和经过,作了自我的真实展示;二是我认为这是绝大多数人学书最为可行的切实途径。

临本应该是法书原作,再高明的临本也只能作参考。当然,有的大名家(真能称得上历代名家的)的临作,实际上已经有了他独到的释读和发挥,本身已经成了“法书”,那应另当别论。

拓本漫漶者,初学可以暂不选用,也不宜选用。可选清晰完整的用心仿写,遇模糊不清或残缺的字,尽可跳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发帖品质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6#
发表于 2003-12-31 13:24:42 |只看该作者
潘先生之所以发如此多临作,应是以其身教代替言教。。。。。就我理解潘先生所临的帖我们要细读,细读自可看出道道来,我认为其无声语言全在其笔端

老不下线 网友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潘老师如此多的临作,无声的表明了如何学习书法,如何临摹,临习些什么内容。从他临习的精微程度,也可知道潘老师的治学态度,书法立场。从他的临作,也可觉悟得一些他对碑帖的理解。

   
挥手自兹去   萧萧斑马鸣挥手自兹去  萧萧斑马鸣

使用道具 举报

轮休版主

功勋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功勋奖章

7#
发表于 2003-12-31 13:34:32 |只看该作者
已学习,
看不明白的会再学习。
松烟乍试端溪润,
石鼎微烹顾渚云.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03-12-31 19:49:38 |只看该作者
潘老师如此多的临作,无声的表明了如何学习书法,如何临摹,临习些什么内容。从他临习的精微程度,也可知道潘老师的治学态度,书法立场。从他的临作,也可觉悟得一些他对碑帖的理解

以上引自神五兄回帖

神五兄讲得比我周到。潘先生对传统书法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其实潘先生发如此多的临帖书件,已很明确的向我们展现他的书学思想。若认真细读他的网上论书,对全面理解他的书学思想将有更大帮助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9#
发表于 2004-1-1 11:03:57 |只看该作者
前帖应更正一句——

“临作应是法书原作”应为“临写的范本应是法书原作”。

使用道具 举报

轮休版主

功勋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功勋奖章

10#
发表于 2004-1-12 16:19:25 |只看该作者
请问潘老临过颜勤礼碑没有,
想讨临作一张或几个字亦可,
不知有过份之嫌没有!
松烟乍试端溪润,
石鼎微烹顾渚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21:11 , Processed in 0.0191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