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再请潘师 [复制链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18 23:03: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人论用笔有"用笔如水上漂"以及"担夫争道"之说,用于篆隶然否?清代写隶者,我较喜伊秉绶,静察之运笔,行笔似微小提按中运行,其字整体是静的,但线条是静中有动.其似乎运用了以上二种笔法,先生以为如何?后学顿首,顿首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2#
发表于 2005-5-18 23:24:29 |只看该作者
细看横画,并非一笔而过,而是由许多提按完成的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3#
发表于 2005-5-18 23:25:14 |只看该作者
1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4#
发表于 2005-5-18 23:25:55 |只看该作者
2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5#
发表于 2005-5-18 23:26:24 |只看该作者
3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6#
发表于 2005-5-18 23:27:04 |只看该作者
4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7#
发表于 2005-5-19 11:34:41 |只看该作者
古法多使转,隋唐之际完成多提按的“新法”,那是指调锋换笔之间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而言。而且,两者都不是纯而又纯的,只是何者为主何者显著而已。此与足下所示不是一回事。

足下图片所示,恐怕不是作者有意作提按所致。人臂不是机器人的机械臂,不可能在持笔运行中完全平动没有完全上下的轻微颤动,尤其是书家在年老时会不由自主地发生颤动,这是自然现象。当然也有人加意为之,所谓“颤笔”,甚至有意抖动,其显者如清道人。再细看所示图片,伊墨卿又何尝笔笔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8#
发表于 2005-5-19 18:41:56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蜀人在 2005/05/19 06:48pm 第 1 次编辑]

非常感谢潘师指点.
汉字越变越简单,笔法越变越复杂了.听潘师所言,似乎字要高古,笔法应"质朴",直起直收,中间铺毫,一笔送到.换锋处以转使和提笔暗过.我这样理解对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8:11 , Processed in 0.02488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