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291|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其人其书识心画---书坛隐者潘良桢  李跃林著 摘自书法报2005.5.16兰亭副刊 [复制链接]

轮休版主

轮休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劳动模范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19 14:01: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得之兄处得知此文竟是媒体介绍潘师和第一篇文章,感慨万千.如今的书法再也不是文人的雅玩,再不是寂寞之道了,更象是个名利场,炫奇竟能,光怪陆离,相比之下,潘师的清贫与坚守更让人敬仰,正是有了这样的坚守,我更有理由相信,中华传统的文脉会一代一代继承下去.我们还是从李兄的长文中认识这样一个天天与我们"厮混"在江湖的一个隐者吧,呵呵.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读一点书,想一些事。。。。。。

江湖精英

江湖好汉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2#
发表于 2005-5-19 16:34:09 |只看该作者
本以为是两版的,没注意改版后书法报版面容量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认证会员

江湖好汉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5-5-19 18:06:05 |只看该作者
人文合则盘心画
翰墨纷驰括典型

良桢兄康寿!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4#
发表于 2005-5-19 19:21:26 |只看该作者
祝潘师康寿~~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5#
发表于 2005-5-19 20:57:25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厚爱!

“专题介绍”,于我确是破题儿第一遭。倒也不是没有报刊想登,而是我觉得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太难太难,而自己这点东西过于浅薄,根本不值得夸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爱心会员

6#
发表于 2005-5-19 21:44:09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2005/05/19 08:57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各位厚爱!
“专题介绍”,于我确是破题儿第一遭。倒也不是没有报刊想登,而是我觉得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太难太难,而自己这点东西过于浅薄,根本不值得夸耀。

潘老师是真正的艺术家,潜心治学,令我辈景仰,向潘先生鞠躬:)
我本蜀人,现居杭州,喜爱书法收藏,欢迎交流!<br>13958178858我本蜀人,现居杭州,喜爱书法收藏,欢迎交流! <br>13958178858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05-5-19 21:53:56 |只看该作者
潘良桢老师,我是上海韩煜,没想到在网上与你见面,幸会.我不会上网,是儿子教我上网的,不会打字买了一块手写板学着上网,上瘾了,每天都要上来看看,我有点年纪了,带了老花镜乱点鸳鸯谱,点到什么,看什么,看了不对的和年青朋讲上两句,一生正派,今日落草称王了.见笑.
潘兄如有空到我个人书法网去看看.韩煜书法在3721网站&#59;
www.hy-handwriting.com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8#
发表于 2005-5-19 22:02:16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韩煜2005/05/19 09:53pm 发表的内容:
潘良桢老师,我是上海韩煜,没想到在网上与你见面,幸会.我不会上网,是儿子教我上网的,不会打字买了一块手写板学着上网,上瘾了,每天都要上来看看,我有点年纪了,带了老花镜乱点鸳鸯谱,点到什么,看什么,看了不对的和 ...

幸会幸会!

自打那年冬天在足下个展上一见,已有三四年了吧?不想今日在此相见。我们都已不太年轻,都要戴了老花镜上网。:))

欢迎多多光临指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9#
发表于 2005-5-19 23:32:33 |只看该作者
向潘老致敬~~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chenju

使用道具 举报

江湖精英

江湖精英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评论高手 发帖品质 功勋奖章

10#
发表于 2005-5-20 09:58:53 |只看该作者
超脱凡俗的学人气质
——潘良桢老师印象


有的人朝夕接触,却不能给人深刻印象,有的人一面之缘,给人的印象却终生难以忘却,潘良桢老师就是这种能给人留下终生印象的学人。

从上海回来已经半月了,与潘师交谈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尽管潘师知道书呆子有爱写的毛病,一再叮嘱不要写他,我还是忍不住要写出来,我想写出来至少能给我们这些年轻学子一点人生启示。

在书房里,在堆积如山的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书丛中,我仔细端详了敬仰已久的潘良桢老师。尽管面容比《中国书法》刊登的二届中青展获奖者介绍的那幅获奖照片显得苍老一些,但三个小时时间里潘老师温文尔雅,谦和睿智,一派大家风范,具有一种超尘的气质。

这是在当代书家、学者里极少见的气质,一种耐人寻味的气质。我边听潘老师谈学问和艺术,边研究年近花甲的潘老师的为什么能具有这种超尘气质。几天后我终于明白,潘老师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学问中来,生活磨砺中来。

他的学问是绝对可以称得上渊博二字。几个小时的时间,哲学、法律、历史、文学、考据、鉴定、书法等等知识他都在不经意中信手拈来,而且不显得驳杂无序,而是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尤其难得的是,与常见寻章摘句掉书袋的学究不同,我明显感觉到他的学问里似乎具有与众不同的深度和高度,不人云亦云,往往出人意料。通过了解他的专业和学术背景,我明白了原来统领和贯穿他学术思想的主线,这就是哲学观和历史观,正是哲学的辨证深邃和历史的沧桑宏阔使他能够对社会、学问和艺术具有先知先觉般的洞察,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深度和高度,他的谈吐才能扣人心弦,令人豁然开朗,具有非凡的魅力。

我又感觉他的气质和魅力似乎不仅仅是从学问中来,他言谈中总在不经意处流露出一种沧桑感慨,这又是很多常人不具备的。这种沧桑感慨源于他的经历和磨难。97年,当他在学术、艺术如日中天的时候,不幸被病魔击中,病魔使他几年不能从事学术和艺术,甚至难以读书和写字。一个视书和笔为生命的学者、书法家,当被剥夺读和写的权利的时候,剩下的恐怕只有带着痛苦和折磨对人生、学问和艺术进行长期的思考了。我相信这种痛苦和思考必定会触动他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使他的学术思考由用脑思考变成用心思考,这种思考必使他的学问凝练、升华为一种带有生命体验的思想,这就象把渊博的学问的放在生命体验里进行长期淬火,经过淬火之后他的学问、气质和品格必然超凡脱俗。

我深深的被潘老师这种学问和磨难铸造的学人气质所倾倒、折服。孟子云,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大病初愈后,潘老师发表的文章、作品已经不同凡响,我相信,随着他身体的进一步康复,他一定为书坛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磨难成就大艺术,大学问成就大艺术,让我们为潘老师生命、学问与艺术获得重生而祝福!


电话:13671286721
我的博客,书法圈最火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j88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09:24 , Processed in 0.0188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