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229|回复: 2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试笔临《张迁》 [复制链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1 11:20: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沈囡囡前寄一支“玉兰蕊”请试用。打开以节临《张迁》为一条幅,此发来以应有些网友想看我临《张迁》的要求。我已多年不临《张迁》,此番重写,如对故人。

至于那支“玉兰蕊”,我觉得属中档笔,尚可用,聚锋可以,而腰腹部若稍稍瘦身或能更为得力。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
发表于 2004-11-21 11:22:29 |只看该作者
全图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3#
发表于 2004-11-21 11:24:12 |只看该作者
局部1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4#
发表于 2004-11-21 11:25:33 |只看该作者
局部2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5#
发表于 2004-11-21 11:26:52 |只看该作者
局部3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04-11-21 11:28:17 |只看该作者
潘师在线!太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会员

Member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04-11-21 11:29:03 |只看该作者
好字,线条金石味十足。受教!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Member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04-11-21 11:34:51 |只看该作者
在下曾也临张千,现临石门颂,临张千感觉笔道难紧。而临石门则感觉笔道更紧些,不知为什么,请潘师指教。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9#
发表于 2004-11-21 12:00:13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灯下白头人2004/11/21 11:34am 发表的内容:
在下曾也临张千,现临石门颂,临张千感觉笔道难紧。而临石门则感觉笔道更紧些,不知为什么,请潘师指教。

“大小二篆生八分”,汉隶字体自篆书来,笔法亦承篆而来,以篆法为基本笔法,各碑有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发展变化。其中,《石门颂》基本为篆法,笔道圆浑紧收,而笔势甚畅,相对比较容易临写。《张迁碑》比《石门颂》在笔法上变化多些,尤其是其“笔短意长”颇难到,为汉碑中较为难写好的一种。

使用道具 举报

轮休版主

音乐影视斑竹

Rank: 12Rank: 12Rank: 12

劳动模范 发帖积极会员

10#
发表于 2004-11-21 13:25:12 |只看该作者
精妙!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08:51 , Processed in 0.0273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