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5 02:57 发表
94年书,95年跋
过程跋中有述也
原帖由 放下便是 于 2006-10-5 10:07 发表
想说不好都难!!!
原帖由 qwera 于 2006-10-5 12:34 发表
来对“一大就飘”云云抬点杠:
为啥非要“大”?为啥认为“大”才配当主角?钟王法书哪有大幅?
为啥认为“一大就飘”?吴昌硕写大并不“飘”,太不“飘”。
为啥认为“飘”一点必是坏事,“飘”出多元化或亦可 ...
原帖由 luershan 于 2006-10-5 18:29 发表
不知道拿石开先生的东西来比较一下会是怎样。
原帖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11:00 发表
这个并不难,你可以先说吴仓硕的字不好,不就行了?哈哈。
不过我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的书法。但偶以为此类书法终属配角,作题款题跋用最佳。如配画、篆隶书等。单独出现则宜小制、如作尺牍诗集稿等,一大就飘。
原帖由 qwera 于 2006-10-5 12:34 发表
来对“一大就飘”云云抬点杠:
为啥非要“大”?为啥认为“大”才配当主角?钟王法书哪有大幅?
为啥认为“一大就飘”?吴昌硕写大并不“飘”,太不“飘”。
为啥认为“飘”一点必是坏事,“飘”出多元化或亦可 ...
原帖由 玩的就是心跳 于 2006-10-5 21:59 发表
没感觉老,只感觉臊得很
原帖由 北山 于 2006-10-6 10:44 发表
初看有点像吴昌硕,近观细处大不同,是有别于“二王”、“米”一路的力作。喜欢!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6 14:18 发表
良桢兄90年的来信,三页上其一,于此足可看出良桢兄的人生态度
未征得良桢兄同意,抱歉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5 19:57 发表
石先生外在风格更彰显些,但内涵相对单薄了
这从钢笔字中也可比较出来的
原帖由 初探江湖 于 2006-10-7 02:03 发表
看书法,石开那手活想和潘比?功力差千万,气息差万千。
看人品,都没法说了,想想曹宝麟……
原帖由 无畏人 于 2006-10-7 08:11 发表
良桢兄功力,学养到了现在,无论写仕麽都是游刃有余的.
且能超越古人.吴昌硕书法的最高成就是石鼓文,行书是
题画.我还是喜欢良桢兄颜味的章草.
原帖由 达达斋 于 2006-10-8 12:54 发表
好东西总是那么赏心悦目!潘先生八十年代名重书坛,一直保持文人儒雅姿态,佩服!!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8 07:50 PM 发表
良桢兄之病,对书史上的潘良桢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许多忙着数钞的书家
一是没时间再沉浸于传统之中
二是书风跟着市场转,失去的或许比得到的可能更多
原帖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11:00 发表
这个并不难,你可以先说吴仓硕的字不好,不就行了?哈哈。
不过我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的书法。但偶以为此类书法终属配角,作题款题跋用最佳。如配画、篆隶书等。单独出现则宜小制、如作尺牍诗集稿等,一大就飘。
原帖由 ylli 于 2006-10-9 12:24 发表
恐怕更多的是潘老师个人的选择……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