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8、9页新加朱大可诗坛纪旧卷)潘良桢书康南海论书十四首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2:57:59     标题: (8、9页新加朱大可诗坛纪旧卷)潘良桢书康南海论书十四首

94年书,95年跋
过程跋中有述也

[ 本帖最后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27 10:54 编辑 ]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3:01:46

按难得糊涂嫂子的意思,扫描成局部1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3:02:08

按难得糊涂嫂子的意思,扫描成局部2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3:02:28

按难得糊涂嫂子的意思,扫描成局部3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3:02:52

按难得糊涂嫂子的意思,扫描成局部4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3:03:13

按难得糊涂嫂子的意思,扫描成局部5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3:03:32

按难得糊涂嫂子的意思,扫描成局部6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03:03:54

按难得糊涂嫂子的意思,扫描成局部7
作者: ylli    时间: 2006-10-5 03:11:18

第一个看到!
草草师叔工作真勤奋哦!
作者: 得之    时间: 2006-10-5 05:1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牛子    时间: 2006-10-5 08:4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不懂装懂    时间: 2006-10-5 08:58:06

敬赏!
有点吴昌硕?
作者: 卢杲    时间: 2006-10-5 08:59:45

学习.
佩服.
作者: 卢杲    时间: 2006-10-5 09:04:34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5 02:57 发表
94年书,95年跋
过程跋中有述也


功力深厚.:::
作者: 老反    时间: 2006-10-5 09:31:35

不错~!
作者: 放下便是    时间: 2006-10-5 10:07:57

想说不好都难!!!
作者: 听松石    时间: 2006-10-5 10:07:57

好!人书具老!!!
作者: 杀威棒    时间: 2006-10-5 11:00:50

原帖由 放下便是 于 2006-10-5 10:07 发表
想说不好都难!!!


这个并不难,你可以先说吴仓硕的字不好,不就行了?哈哈。
不过我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的书法。但偶以为此类书法终属配角,作题款题跋用最佳。如配画、篆隶书等。单独出现则宜小制、如作尺牍诗集稿等,一大就飘。

[ 本帖最后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11:05 编辑 ]
作者: 祝永红    时间: 2006-10-5 12:26:02

一代宗师(吴昌硕)的风格!
学习!
作者: qwera    时间: 2006-10-5 12:34:12

来对“一大就飘”云云抬点杠:
为啥非要“大”?为啥认为“大”才配当主角?钟王法书哪有大幅?
为啥认为“一大就飘”?吴昌硕写大并不“飘”,太不“飘”。
为啥认为“飘”一点必是坏事,“飘”出多元化或亦可追?
作者: 门外痴人    时间: 2006-10-5 12:36:13

原帖由 qwera 于 2006-10-5 12:34 发表
来对“一大就飘”云云抬点杠:
为啥非要“大”?为啥认为“大”才配当主角?钟王法书哪有大幅?
为啥认为“一大就飘”?吴昌硕写大并不“飘”,太不“飘”。
为啥认为“飘”一点必是坏事,“飘”出多元化或亦可 ...

:::
作者: 白衣秀士    时间: 2006-10-5 16:01:40

喜欢这样的字.
作者: 散僧    时间: 2006-10-5 18:02:15

佳作,学习。祝潘先生中秋愉快
作者: luershan    时间: 2006-10-5 18:29:17

不知道拿石开先生的东西来比较一下会是怎样。
作者: 石狮邱尚坤    时间: 2006-10-5 18:38:25

拜读!!!!!!!!!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5 19:57:51

原帖由 luershan 于 2006-10-5 18:29 发表
不知道拿石开先生的东西来比较一下会是怎样。

石先生外在风格更彰显些,但内涵相对单薄了

这从钢笔字中也可比较出来的
作者: 清灯佛经    时间: 2006-10-5 20:37:21

潘先生的确有许多精彩之作,叫我看这幅写的一般吧!其中4楼集、铭、仙三字的第一笔——撇过于雷同,整篇气息较差,缺少起伏。借白当墨更为逊色。跋尤其草率!!!


























































































-
作者: 清灯佛经    时间: 2006-10-5 20:39:36

原帖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11:00 发表


这个并不难,你可以先说吴仓硕的字不好,不就行了?哈哈。
不过我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的书法。但偶以为此类书法终属配角,作题款题跋用最佳。如配画、篆隶书等。单独出现则宜小制、如作尺牍诗集稿等,一大就飘。

:::同感!
作者: 典水梅花    时间: 2006-10-5 21:40:07

铁画银钩,笔可穿石。
中含蕴籍,润透江南!
作者: 杀威棒    时间: 2006-10-5 21:43:34

原帖由 qwera 于 2006-10-5 12:34 发表
来对“一大就飘”云云抬点杠:
为啥非要“大”?为啥认为“大”才配当主角?钟王法书哪有大幅?
为啥认为“一大就飘”?吴昌硕写大并不“飘”,太不“飘”。
为啥认为“飘”一点必是坏事,“飘”出多元化或亦可 ...


别抬杠、抬这根棒吧!

我说了字非要“大”了吗?--不分皂白!
案牍书法和长幅巨制书法时代不同、在此问题上钟王法书与明清以来书法有可比性吗?--不分时代!
吴昌硕写什么大字并不“飘”啊,是行书还是篆隶?他写的大幅行书不飘吗?--不分字体!

我说的“一大就飘”也适合于吴昌硕或者启攻先生的行草!

[ 本帖最后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21:51 编辑 ]
作者: 玩的就是心跳    时间: 2006-10-5 21:59:03

没感觉老,只感觉臊得很
作者: 卢杲    时间: 2006-10-5 22:22:37

原帖由 玩的就是心跳 于 2006-10-5 21:59 发表
没感觉老,只感觉臊得很


非也!

这不是"臊"!而是灵动!

潘老师得吴昌硕笔意,高人也.

作者: skjfisher    时间: 2006-10-5 22:48:38

很欣赏潘老师
作者: 析斋    时间: 2006-10-6 00:00:18

潘氏癸酉甲戌年间所作行草书,妙.时至丙戌好像进境不大.取法章草,老缶是原因?学老缶偶出新意者:浙江卢乐群,江苏徐利明而已.卢氏近年复追魏晋出入篆隶,开辟新境.徐氏则狂草见长,纯以气胜,估计是膂力过人.
作者: amutong    时间: 2006-10-6 00:35:41

布局很好啊!
作者: dou_客龙    时间: 2006-10-6 01:34:18

高在何处?请教?
作者: waterlooloo    时间: 2006-10-6 07:37:37

想起了金庸的小说,西边来的蕃僧,功力深厚,把少林的拳法照着样子使出来,也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作者: 北山    时间: 2006-10-6 10:44:12

初看有点像吴昌硕,近观细处大不同,是有别于“二王”、“米”一路的力作。喜欢!
作者: 卢杲    时间: 2006-10-6 11:16:16

原帖由 北山 于 2006-10-6 10:44 发表
初看有点像吴昌硕,近观细处大不同,是有别于“二王”、“米”一路的力作。喜欢!

这正是潘老师的高明之处:兼收并蓄,运化无穷!
作者: 酒狂    时间: 2006-10-6 13:00:11

有缶翁遗韵.拜读了!!
作者: 焦龙青    时间: 2006-10-6 13:15:45

好作品
学习
作者: 清风半夜鸣蝉    时间: 2006-10-6 14:03:09

潘老师用的笔可能经常会扁,但是潘老师写出来的点画确实非常的有力,非常的润
这点相当的佩服潘老师!!!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6 14:18:29     标题: 附件一

良桢兄90年的来信,三页上其一,于此足可看出良桢兄的人生态度
未征得良桢兄同意,抱歉
作者: 太原公子    时间: 2006-10-6 16:28:34

潘老合作。。。激赏。。。
作者: 予予    时间: 2006-10-6 21:12:11

笔墨俱佳,精彩!
作者: 卢杲    时间: 2006-10-6 21:42:15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6 14:18 发表
良桢兄90年的来信,三页上其一,于此足可看出良桢兄的人生态度
未征得良桢兄同意,抱歉


潘老师那时的硬笔书法就已超过当今的石开大侠,佩服:::
作者: 卢杲    时间: 2006-10-6 21:43:40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5 19:57 发表

石先生外在风格更彰显些,但内涵相对单薄了

这从钢笔字中也可比较出来的


有理
作者: liangzilong    时间: 2006-10-6 23:38:47

不错,比黄敦好多了
作者: 初探江湖    时间: 2006-10-7 02:03:55     标题: 石开那手活想和潘比?

看书法,石开那手活想和潘比?功力差千万,气息差万千。
看人品,都没法说了,想想曹宝麟……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7 07:13:37

原帖由 初探江湖 于 2006-10-7 02:03 发表
看书法,石开那手活想和潘比?功力差千万,气息差万千。
看人品,都没法说了,想想曹宝麟……

别这样比,或给良桢兄树对立面,则有违本意了
说实在的,石开先生书也是我喜欢的,有风格,有个性,书作容易跳出来,易博得市场青睐的
作者: 无畏人    时间: 2006-10-7 08:11:33

良桢兄功力,学养到了现在,无论写仕麽都是游刃有余的.
且能超越古人.吴昌硕书法的最高成就是石鼓文,行书是
题画.我还是喜欢良桢兄颜味的章草.
作者: grasshand    时间: 2006-10-7 09:42:54

学习
学习
在学习
作者: 豪逸客    时间: 2006-10-7 09:43:56

认真欣赏了。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7 13:54:49

原帖由 无畏人 于 2006-10-7 08:11 发表
良桢兄功力,学养到了现在,无论写仕麽都是游刃有余的.
且能超越古人.吴昌硕书法的最高成就是石鼓文,行书是
题画.我还是喜欢良桢兄颜味的章草.

作者: ylli    时间: 2006-10-7 13:57:36

章法全从兰亭中化出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7 22:01:27     标题: 信封上的书法

收藏有不少当代名家的毛笔信封
但都觉得不若良桢兄这个精到
作者: 兰堂主人    时间: 2006-10-7 23:04:38

漂亮漂亮啊
作者: 歪七扭八    时间: 2006-10-8 10:53:56

良桢先生  作品  面目颇多   面面精彩。
作者: 达达斋    时间: 2006-10-8 12:54:52

好东西总是那么赏心悦目!潘先生八十年代名重书坛,一直保持文人儒雅姿态,佩服!!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8 16:50:22

原帖由 达达斋 于 2006-10-8 12:54 发表
好东西总是那么赏心悦目!潘先生八十年代名重书坛,一直保持文人儒雅姿态,佩服!!

良桢兄之病,对书史上的潘良桢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许多忙着数钞的书家
一是没时间再沉浸于传统之中
二是书风跟着市场转,失去的或许比得到的可能更多
作者: dou_客龙    时间: 2006-10-8 18:27:02

才情不让青腾/行草学吴,比之更显书卷气/海派嫡系!!!
作者: 歪七扭八    时间: 2006-10-9 06:50:15

学习
学习
在学习
作者: ffan    时间: 2006-10-9 09:43:21

不顶一个说不过去,学习!!!!
作者: 厦门刘涛    时间: 2006-10-9 11:45:46

好东西需要慢慢品味:)
作者: ylli    时间: 2006-10-9 12:24:21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10-8 07:50 PM 发表

良桢兄之病,对书史上的潘良桢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许多忙着数钞的书家
一是没时间再沉浸于传统之中
二是书风跟着市场转,失去的或许比得到的可能更多


恐怕更多的是潘老师个人的选择……
作者: luershan    时间: 2006-10-9 13:48:20

原帖由 杀威棒 于 2006-10-5 11:00 发表


这个并不难,你可以先说吴仓硕的字不好,不就行了?哈哈。
不过我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的书法。但偶以为此类书法终属配角,作题款题跋用最佳。如配画、篆隶书等。单独出现则宜小制、如作尺牍诗集稿等,一大就飘。


这样的字行气茂密,明显可以写得很大。       虽然是小字,但是甚至像大字更多一些。
作者: luershan    时间: 2006-10-9 14:01:10

我只是觉得某些运笔形态很像。 不过石的一路镂刻到底,而潘的只是某些地方好象是剔出。   另外,在篇章结构上也有一些相似——当然,大可以说潘先生的与吴昌硕的更像,但是比较学生与老师,倒不如比较另一个从印中得法的人来得有意思。        另外,就运笔方法来看,我觉得潘先生锋毫的铺陈开得很松活,与吴根本不是一类的。 非得说潘先生和谁一类,估计可以拿王铎或者颜真卿来凑数。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9 16:49:10

原帖由 ylli 于 2006-10-9 12:24 发表


恐怕更多的是潘老师个人的选择……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1 16:33:04

请继续说评
作者: dou_客龙    时间: 2006-10-27 00:36:00

观其笔墨间,似有宾虹大师的影子.........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3:40     标题: 朱奇卷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4:22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2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5:03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3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5:32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4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6:21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5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6:51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6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7:20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7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7:51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8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9:00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9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08:59:43

05年秋所书,一并上来。与十年前相较,多了散淡
-10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6-10-27 10:54:42

哪天有空时,再把这件也扫描一下
作者: 凌云山人    时间: 2006-11-23 19:35:05

严重学习,小草师叔辛苦啦!!!!!!
作者: 天怜幽草    时间: 2007-1-1 09:27:46

此作吾自当宝之
作者: 罗伏生    时间: 2007-4-26 15:48:36

:
作者: 江舒    时间: 2013-6-16 11:01:14

收藏了,有时间再慢慢欣赏。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