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良桢 发表于 2003-11-17 12:43:15

不知跃林弟何所指?我身边以前从没人替我拍作品照片,所以不会有照片留存的。

夷希 发表于 2003-11-17 17:59:18

线条深些好

牛子 发表于 2003-11-18 13:25:08

ylli 发表于 2003-11-18 23:26:41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在 2003/11/17 12:43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跃林弟何所指?我身边以前从没人替我拍作品照片,所以不会有照片留存的。


也许我记错了
或是石门颂
不过看了潘老师所临
知康有为学石门铭之非了

潘良桢 发表于 2003-11-28 16:18:21

山居君亦喜临《石门铭》,贴出二图,并就笔锋之收放与人讨论,此略陈管见聊备参考。

我以为作书时笔锋有时需要收紧,有时需要打开,各有胜处,而开合之际,生变化无穷。但对笔法的掌握,首先要能把笔道收紧,使之圆劲。能收紧,再打开,则笔锋打开时仍能力控每根毫毛,所谓“万毫齐力”,点画不会臃肿疲软。若不能紧收先求打开,打开之后往往难以紧收了,线条质量也就不容易上乘。书法线条,胡小石先生曾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要象钟表内的发条而不能象汤锅中的烂面条。笔法掌握得如何,是直接决定线条质量的。

山居读易生 发表于 2003-11-28 17:21:17

我近年沉浸于《石门铭》,从中得益不少。然越进入一层,越觉得此铭之奥妙。胡先生之比喻,十分贴切。潘老师良言,山居受领了。一揖。

不系归舟 发表于 2003-12-16 21:37:30

管兄给我发的好帖我常拿着看,觉得要再翻上来与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群乐乐.

潘良桢 发表于 2004-3-3 18:25:19

buren网友连发三复帖,都丢失不显,此间亦然。这种情况已一再发生,不解何故?望尽快解决才好。网友的热心是要予以珍惜爱护的。

buren 发表于 2004-3-3 23:06:19

这个回贴我再补上吧:

等啊等啊
年都过了,牛子的扫描还没有上来!
急啊急啊急!

没想到回三个贴,三个贴都不见!
因为很希望看到潘老师的作品,所以就补上这个。
不会再不见啊!

谢谢潘老师!

wwq2004ws 发表于 2004-3-27 20:29:51

今日一见,收益非浅。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潘良桢临石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