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子 发表于 2006-9-26 09:29:42

古风 发表于 2006-9-26 09:46:46

祝福潘师!!!

石门汉子 发表于 2006-9-26 09:47:17

祝福!!!!

卢杲 发表于 2006-9-26 09:53:49

纪寿欣逢新甲子
培香喜掇早丹花

[ 本帖最后由 卢杲 于 2006-9-26 12:37 编辑 ]

卢杲 发表于 2006-9-26 09:54:44

颂晋林壬欣介寿
算周花甲乐延年

[ 本帖最后由 卢杲 于 2006-9-26 12:38 编辑 ]

石门刀客 发表于 2006-9-26 09:59:04

<BR><BR><P align=center><EMBED src=http://f5.anyp.cn/ud/CNCServer1/Data37/2866918/Articles/Images/060926095748250.swf width=730 height=228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太原公子 发表于 2006-9-26 10:01:49

祝潘老万寿!可惜不能赴沪共庆.

wangjianping 发表于 2006-9-26 10:02:13

祝潘先生健康长寿!

游于斯 发表于 2006-9-26 10:03:08

祝福潘先生!

yewufengyu 发表于 2006-9-26 10:05:52

祝福潘师健康长寿。
今年五月,有幸见到白先生,先生真是一位谦逊的长者。
白先生在文章中讲到了潘师在华东政法学院的一些事情,使我们知道了当年潘师的某些情况,但白先生对于潘师的复旦情缘不是很清楚,我有幸听潘师谈及此事,在他六十寿辰之际写出来,和同道分享。
一、潘师是如何成为复旦学子的。潘师从小的愿望就是考入北大,这是许多学子的共同理想,1977年恢复高考,本来给潘师提供了一个考入北大的机会,但当时有一个现在学子很难理解的政策,那就是招生指标分配到每一个县。当时潘师所在的县,北大没有一个招数名额,使他成为北大学子的梦想成为泡影,而复旦当年在这个县是有名额的,但只有哲学系在那里招生,其他系如中文、历史均没有名额。潘师一直喜欢文史,但这两个系没有名额也只能徒呼奈何,好在哲学系包括了中国古代哲学,和潘师的兴趣相差不是太远,再加上一代章草大师王蘧常先生任教于该系,潘师就报考了复旦哲学系,成为了一名复旦学子。
二、潘师是如何成为复旦老师的。如白先生所述,潘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东政法学院作编辑,和他的兴趣、特长相去甚远,不能发挥他的才华。1983年,我的太老师章培恒先生自复旦中文系系主任一职卸任后,和他的导师蒋天枢先生一起组建了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当时蒋先生年事已高,具体事务都由章先生来做。古籍所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编辑整理《全明诗》,并打算成立一个哲学研究室,重点研究明代哲学。王蘧常、胡曲园和严北溟等先生(是严北溟先生,还是另一位先生,我拿不准,潘师说了他的名字,但我没听清楚)知道此事后,都向章先生推荐了潘师。王先生是复旦德高望重的长者,后两位先生和章先生同是国务院古委会的成员,于是章先生同意调入潘师。由于复旦古籍所所藏明人文集,全国无出其右,潘师觉得可以把明代哲学做足,他最大的愿意就是把文史哲和书法研究结合起来,做出自己的特色。因此潘师就于1988年2月调入复旦,成为一名复旦教师。

[ 本帖最后由 yewufengyu 于 2006-9-26 10:42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白谦慎先生: 江湖夜雨十年灯——我与良桢兄的交往兼祝良桢兄六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