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s 发表于 2006-9-27 22:08:57

这字怎么感觉像是“浮”在石头上面的呢?

牛子 发表于 2006-9-27 22:27:32

ylli 发表于 2006-9-27 22:29:29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6-9-27 04:32 PM 发表

谢谢宝麟兄!

当年接谦慎兄信,说到王力先生有一位学生曹宝麟也曾经在安徽广德,并且知道我,顿时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直到后来宝麟兄由沈培方兄陪同光临寒舍,说起此事方始恍然大悟。

我们下放到了农村不满 ...
这事就可以写一篇传奇了。

天怜幽草 发表于 2006-9-27 22:38:32

原帖由 卢杲 于 2006-9-27 22:02 发表


曹老师此言让人费解!?复旦大学怎么有眼无珠啦?谁说潘老师至今潦倒啦?复旦大学的领导是非常尊敬潘老师的,由我校领导请潘老师写复旦百年校庆碑一事便可知!
呵呵,领导啥呀,是我同班同学约请良桢兄写的,可惜啊,现今的校领导与我们的老校长陈望道、苏步青甚至谢希德先生在文化上早已不是一个档次了,科技兴国啊,文化毕竟差了。。。。。
虽然批评母校让人不舒服,但纪念碑一事说起来的确让人生气,我同学也是郁闷了很多天呢

卢杲 发表于 2006-9-27 22:47:26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9-27 22:38 发表

呵呵,领导啥呀,是我同班同学约请良桢兄写的,可惜啊,现今的校领导与我们的老校长陈望道、苏步青甚至谢希德先生在文化上早已不是一个档次了,科技兴国啊,文化毕竟差了。。。。。
虽然批评母校让人不舒服,但纪念 ...
王生洪校长不比谢希德女士差!

卢杲 发表于 2006-9-27 22:49:37

原帖由 天怜幽草 于 2006-9-27 22:38 发表

呵呵,领导啥呀,是我同班同学约请良桢兄写的,可惜啊,现今的校领导与我们的老校长陈望道、苏步青甚至谢希德先生在文化上早已不是一个档次了,科技兴国啊,文化毕竟差了。。。。。
虽然批评母校让人不舒服,但纪念 ...
复旦历史上曾经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谭其骧、周予同、陈建功、朱东润、胡曲园、严北溟、张世禄、伍蠡甫、卢鹤绂、谢希德等著名学者长期在校执教,为复旦奠定了雄厚的学术传统和基础。谈家桢、吴浩青、谷超豪、胡和生、王迅、陈中伟、杨雄里、杨福家、汤钊猷、顾玉东、李大潜、陈灏珠、沈自尹、闻玉梅、王威琪、陆谷孙、章培恒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仍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成为复旦当代学术精神的代表。建校以来复旦大学共培养了18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涌现出包括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张志让、李岚清等校友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wangjianping 发表于 2006-9-27 23:06:48

复旦有人才,和复旦领导有文化是两回事。

天怜幽草 发表于 2006-9-27 23:16:55

原帖由 卢杲 于 2006-9-27 22:49 发表

复旦历史上曾经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谭其骧、周予同、陈建功、朱东润、胡曲园、严北溟、张世禄、伍蠡甫、卢鹤绂、谢希德等著名学者长期在校执教, ...
都是校友,咱们不争这个吧.只是母校对待良桢兄确有不公之处
老弟(应该问题不大吧)提到的诸先生大部分我都接触过,相当的还有师生之谊,师长风范,自然铭记在心.
我所谓这一代学术界执牛耳者在文化上不及上一代,并非母校一校之特例,许多学校的主要领导与母校相比甚至存有更大距离,他们基本上都是专家型的,但古文化功底的确远逊于上一代了.
我们还是为良桢兄的六十大寿贺喜吧

过眼云烟 发表于 2006-9-27 23:24:27

祝贺潘老师!!

薛元明 发表于 2006-9-28 08:11:37

祝潘老师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白谦慎先生: 江湖夜雨十年灯——我与良桢兄的交往兼祝良桢兄六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