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文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镕秦铸汉--函三楼书法网授班第八期雅集纪实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1#
发表于 2015-6-12 12:07:24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站  任城王陵题凑石
墙上镌刻近800块题凑石,这是我国汉代考古上的重大发现。题刻内容主要为石工、送石者的籍贯姓名,书体为民间汉隶,风格经直率真,挺拔遒劲,乃东汉通俗隶书之典型作品,对研究我国古文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2#
发表于 2015-6-12 12:08: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利 于 2015-6-22 21:45 编辑

第二站  任城王陵题凑石
墙上镌刻近800块题凑石,这是我国汉代考古上的重大发现。题刻内容主要为石工、送石者的籍贯姓名,书体为民间汉隶,风格经直率真,挺拔遒劲,乃东汉通俗隶书之典型作品,对研究我国古文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3#
发表于 2015-6-12 12:09:24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站  任城王陵题凑石
墙上镌刻近800块题凑石,这是我国汉代考古上的重大发现。题刻内容主要为石工、送石者的籍贯姓名,书体为民间汉隶,风格经直率真,挺拔遒劲,乃东汉通俗隶书之典型作品,对研究我国古文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4#
发表于 2015-6-12 12:09:55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站  任城王陵题凑石
墙上镌刻近800块题凑石,这是我国汉代考古上的重大发现。题刻内容主要为石工、送石者的籍贯姓名,书体为民间汉隶,风格经直率真,挺拔遒劲,乃东汉通俗隶书之典型作品,对研究我国古文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5#
发表于 2015-6-12 20:11: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站   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这次访碑大峰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但在昨天到汉魏碑刻陈列馆一看,却大吃一惊,原来这里已经准备装修,碑都被一块块包起来了。大家都是冲着这来,这样还得了。急忙请二师兄经文博系统的协调,他们破例重新打开,使我们这次访碑活动成功圆满。

昨天碑被包住的样子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6#
发表于 2015-6-12 20:13:12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站   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曲阜,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的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产生了影响中国数千年发展的儒家文化,诞生了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这位文化巨人创立的以“仁德”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儒家思想发源地而名世的曲阜,曾是帝王贵戚、达官显宦、文人墨客驻足凭吊,浏览怀古的集聚地,因而留下了一批文物瑰宝—曲阜碑刻。
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现有汉代碑刻反映了当时汉字书法的最高水平。其中,北陛石、五凤刻石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孔宙碑虽然风格各异,却都是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被历代视作学写隶书的典范。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7#
发表于 2015-6-12 20:14:37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站   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8#
发表于 2015-6-12 20:19:14 |只看该作者
由馆长亲自陪同,破例让老师带一位学生入保护栏内讲课,并拍摄部分碑阴以供学习研究之用。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69#
发表于 2015-6-12 20:20:12 |只看该作者
由馆长亲自陪同,破例让老师带一位学生入保护栏内讲课,并拍摄部分碑阴以供学习研究之用。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70#
发表于 2015-6-12 20:21: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利 于 2015-6-22 21:47 编辑

由馆长亲自陪同,破例让老师带一位学生入保护栏内讲课,并拍摄部分碑阴以供学习研究之用。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4:35 , Processed in 0.0155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