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文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弘道——书法江湖 · 函三楼书法网授班第六期年会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1#
发表于 2013-7-2 19:09:02 |只看该作者
好天气、好风光、好心情、
函三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2#
发表于 2013-7-2 19:11:23 |只看该作者
来塔下村德远堂
也就是张姓聚居地张姓族人的宗祠,当地人叫张氏家庙。说起张氏德远堂,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1996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德远堂

德远堂,是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塔下村东面山坡台地上建造的“张氏家庙”。德远堂坐北朝南,门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设计精致,古朴典雅。德远堂有二进五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正面牌楼写着“张氏家庙”四个大字。步入牌楼,穿过庭院,便是主殿,正中悬挂一块大匾,上书“德远堂”三个镏金大字。

殿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具风格。大殿正中神龛,是列祖列宗的神位。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德远堂门前的池塘前,石坪上耸立有23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德远堂的23根石龙旗杆,是国内现存最多的石龙旗,也是极其罕见的。

在堂内,珍藏有厚达500多页的《张氏德远堂族谱》。据《张氏族谱》记载,张姓始祖是黄帝轩辕氏之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公,德远堂张氏自认为是西汉留侯张良三子张典的后裔,以“清河堂”为堂号。

西晋永嘉之乱后,张姓开始南渡,一支由安徽涂山逐渐南迁,唐代有一支迁往广东,玄宗时期的宰相张九龄被视作张氏德远堂第29世祖。唐末、五代时,张氏德远堂的祖先开始往江西、福建迁徙,北宋初期,有一支在闽西宁化一带定居下来。在宋代淳熙年间进士张化生的第九世孙小一郎,于明宣德年间迁到塔下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无独有偶,在台湾台南县也有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张氏祖祠德远堂,闽台两岸德远堂不仅同名同宗,而且其建筑格式、布局、规模乃至牌楼横匾,柱上的对联等都一模一样。

塔下张氏子孙自明末开始向外迁徙,现在台湾及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德远堂裔孙就有一万多人。如今,塔下村张氏宗祠“德远堂”,已成为旅外张氏族人联络的桥梁与纽带,每年旅居台港澳及海外的张氏宗亲回塔下德远堂寻根谒祖的络绎不绝。

德远堂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塔下村结合得非常紧密,成为村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古村,村里一座座或方或圆的土楼沿山溪修建。溪上的石桥把两岸村子连为一体。小桥流水、土楼人家,把塔下村装点得分外妖娆,恍若图画。

二、石龙旗杆

德远堂的“石笔”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多、最完好的一处石龙旗杆群。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据年长的村民介绍,古时为勉励塔下族人发奋读书,便在族规中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竖石龙旗杆,上镌刻姓名、官衔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

旗杆分基础和主体笔身两部分,其座有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主体笔身又分下、中、上三段,下中段间用方石盘榫接,上段用圆盘石衔接。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饰物多雕毛笔锋;武官则镌坐狮,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这些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及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见证物,成为一道稀世罕见的文化景观。身临其境,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据张氏族谱记载,塔下张氏后裔到光绪年间,族中共有14人中举人、进士学衔(包括恩授进士),便先后竖起23根石旗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3#
发表于 2013-7-2 19:13:12 |只看该作者
塔下村德远堂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4#
发表于 2013-7-2 19:14:03 |只看该作者
张氏家庙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5#
发表于 2013-7-2 19:14:39 |只看该作者
张氏在张氏家庙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6#
发表于 2013-7-2 19:15:22 |只看该作者
老师在石龙旗杆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7#
发表于 2013-7-2 19:17:07 |只看该作者
师母在石龙旗杆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8#
发表于 2013-7-2 19:18:38 |只看该作者
老师带十八罗汉在石龙旗杆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299#
发表于 2013-7-2 19:19:23 |只看该作者
心态如小师弟的清华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300#
发表于 2013-7-2 19:20:13 |只看该作者
石龙旗杆前留欢颜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6 00:18 , Processed in 0.0164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