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书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作品】] 潘良桢先生著作《王羲之传论》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121#
发表于 2011-11-16 10:09:18 |只看该作者
————【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122#
发表于 2011-11-16 16:41:2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书僮 于 2011-11-16 09:35 发表
1981816

书童兄辛苦了!谢谢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75785391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123#
发表于 2011-11-16 17:17:17 |只看该作者
补第65页

[ 本帖最后由 陈永明 于 2011-11-16 18:58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劳动模范

124#
发表于 2011-11-16 17:32:44 |只看该作者
好书书童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125#
发表于 2011-11-16 18:55:4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辛苦了!

这是二十年前写的旧作,起因是一家出版社策划一本写十个行业的“圣人”的通俗读物,包括“文圣”孔子、“武圣”关羽、“药圣”孙思邈、“画圣”顾恺之……当然也有“书圣”王羲之。编辑是我的系友,知道我能书,所以向主编推荐我来写“书圣王羲之”。要求把目标放在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注意通俗性和可读性。接手后我觉得这样的东西很难写。既要被外行人接受又要得到专家认可,实在很难,写作过程中也确实觉得很辛苦。有些东西不得不写,又有好多地方却不便展开……煞费苦心,也就那样了。交稿后,出版社觉得不错,但为了各篇之间份量的平衡,删除了一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内容。其实,一些细节他们认为无关紧要却是很能反映传主性情的。那也无奈,好在他们承诺以后出单行本时恢复全貌。且允许我再作增补。然而时过境迁,单行本不了了之。那书出版后,我只得一册样书。因为是十个作者的合作,每人多给一册就要多出十册,难免增加出版社成本。我以为那样的书书法界不会有人去看的。不料不久去北京开会,与我一直有联系的研究二王的专家王玉池先生见到我就说读过了这“十圣”,还谬夸谓虽然是通俗读物却有很有价值的观点,让我汗颜不已!
过了好些年,已经到了新世纪,上海书协要出一套书学研究小丛书。当时任秘书长的沃兴华主持此事,来电要我也“来一本”。我还在风疾康复中,哪有本事再来一本?遂以“能否把《王羲之传论》旧稿作些恢复充数”为答?得到了同意,因此复印了“十圣”那部分由内人扫描后再做成电子版,又取出初稿来,趁着精神还好的时候,慢慢吞吞陆陆续续在电脑上校正错字,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些增补。历时半年大体完成时,正在盛夏酷暑中,书稿催着要交了。恰在此时,我病前接下而且已经基本完成的《中国书法全集×李叔同马一浮》卷担任马一浮部分的副主编方爱龙突然来上海,要我立即审读他的书稿立马送北京付印。以我当时的身体情况,此事何以堪应?只能约定审读宽限三日。恰在此时,电话响起,告诉我的《王羲之传论》清样马上送来作最后一校!无奈之下只得央求一位朋友代劳校对,我就扑在关于马一浮的书稿上了。此书的出笼,大体经过如此。
也已颇久,就有所谓“无错不成书”一说,拙作也未能免俗。待书印出到我手,翻阅之下又是汗颜不已!写书和写字一样,都是一件遗憾事,无不不留下遗憾的。二王父子是喜欢书法的人所共同关注的,长期以来尤其是为写这个《王羲之传论》,我掌握积累了一些相关资料,也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按原先的计划,在这个通俗性的传论之外在写一部关于二王书法的带点研究性质的书,可是1997年一场疾病袭来,体力精力不允许再做此事了。让我感到欣喜的是现在有很多年轻才俊,他们比我优秀得多,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他们能够写出更有份量的著作。学如积薪,后来居上,这是让人感到无限慰籍的!拙作已然旧作,我期待着新人们的力作早早多多问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26#
发表于 2011-11-16 23:49:02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星汉斋藏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优秀管理员

127#
发表于 2011-11-16 23:55:2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笑今年鸾漂凤泊
情怀何似
纵使文章惊海内
纸上苍生而已
似春水干卿何事
----
新浪微薄: 高翔_得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128#
发表于 2011-11-16 23:55:5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发帖品质

129#
发表于 2011-11-17 07:33:09 |只看该作者
潘师好文!今人可窥见书史全貌,应有如此广阔视野。
王所不擅长之“热烈奔放的情怀,古朴肃穆的氛围”正为明清书风所填补。
江山代有才人出,开创性而非封闭性的继承者,为书道真正传人。
神秘是一切艺术与科学的源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30#
发表于 2011-11-17 12:42:24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
求~~专精!!!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ufalovers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10:30 , Processed in 0.01680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