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楼兰木简一段 [打印本页]

作者: 宾南    时间: 2005-6-5 10:32:33     标题: 楼兰木简一段

根据《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天地出版社)统计,楼兰出土的纪年文字,上限是公元252年,下限是330年。

其中,270年到310年之间,没有纪年文书出现。

孟凡人在《楼兰古城的性质》一文中(1986,科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二卷),认为这一段时间里,西域长史撤离,鄯善王对楼兰进行短暂统治,永嘉四年(310年)以后,前凉重置西域长史,鄯善势力可能被迫再次退出楼兰。

这样一来,《楼兰残纸》的时间,前后实际只有大约38年。

20世纪5次发掘,一共出土709件考释编号的木简与残纸,其中,48件有明确纪年,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楼兰古城。这个数量不少,纪年明确,用途明确,出土地点集中的文书和残纸,为书法史的最重要人物——王羲之书法风格来源的分析,带来了无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楼兰出土的书法,
精粗不一,
现在选择这件非常精到的发上,
请大家观览。
作者: 宾南    时间: 2005-6-5 10:34:56

2
作者: 宾南    时间: 2005-6-5 10:36:47

3
作者: 宾南    时间: 2005-6-5 10:38:15

5
作者: 宾南    时间: 2005-6-5 10:40:44

7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5-6-5 11:26:36

谢谢!此帖颇为养眼!

近购获王观堂《东山杂记》、《二牖轩随录》、《阅古漫录》三种之合集《王国维学术随笔》,为《王国维遗书》所未收者。还是特价书。可惜校勘欠精审,读之屡叹。
《东山杂记》有“斯坦因所得长城故址汉简”一则,有谓:
   
    “考汉时版牍,但为奏事移文通问之用,其写书皆用竹帛。此乃用木,盖西北少 竹,故以木代之欤?”
作者: 宾南    时间: 2005-6-5 11:52:10

前一阵子我偶然看到《东山杂记》里面关于《智永千字文》的鉴定,
大为佩服。

王国维仅仅依靠当时一点点材料,
参照敦煌文字,
就判断这《智永千字文》为真迹,
实在是一个天才人物。

他对历史学是“闻一而知十”,
敏锐之极。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5-6-6 11:20:14

下面引用由宾南2005/06/05 11:52am 发表的内容:
前一阵子我偶然看到《东山杂记》里面关于《智永千字文》的鉴定,
大为佩服。
王国维仅仅依靠当时一点点材料,
参照敦煌文字,
...

国学大师,目光如炬,心细似发,实在叹服!

在这本著作中,看观堂先生对《游目帖》、《十七帖》的论说,对《李柏文书》的考释,入手便得关键,所用文献准确到位,寥寥数语,直如小试牛刀,游刃有余。
作者: ylli    时间: 2005-6-7 02:26:42

大王就是这样了
作者: 再之    时间: 2009-7-7 21:47:06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