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潘师临隶集粹 [打印本页]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1:54     标题: 潘师临隶集粹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5/18 06:57pm 第 2 次编辑]

新临马王堆帛书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2:36

新临马王堆帛书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3:22

新临马王堆帛书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4:08

新临马王堆帛书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5:07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二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5:52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二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6:30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二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7:08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二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7:47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二5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8:51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三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19:22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三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20:25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三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21:00

新临马王堆帛书之三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26:51

莱子侯刻石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27:14

莱子侯刻石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28:38

莱子侯刻石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29:17

莱子侯刻石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0:33

临汉芗他君石祠堂题记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1:20

临汉芗他君石祠堂题记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1:52

临汉芗他君石祠堂题记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2:27

临汉芗他君石祠堂题记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3:32

临曲阜孔庙西庑所藏汉画像石题记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4:18

杨淮表记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4:59

石门颂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5:50

封龙山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6:17

封龙山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6:42

封龙山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7:44

封龙山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8:15

封龙山5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39:27

张景碑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0:00

张景碑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0:31

张景碑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1:19

张景碑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2:01

张景碑5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2:40

张景碑6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3:21

西狭颂临本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4:12

西狭颂临本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4:43

西狭颂临本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5:15

西狭颂临本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6:47

西狭颂临本5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7:27

史晨碑.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8:07

汉衡方碑.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9:08

子游残碑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9:28

子游残碑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49:50

子游残碑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0:44

临曹全碑长卷局部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2:04

临曹全碑长卷局部(碑阴)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2:48

临曹全碑长卷局部(碑阴)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3:44

临好大王碑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4:13

临好大王碑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4:45

临好大王碑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5:14

临好大王碑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5-18 18:55:49

临好大王碑5
作者: 木四居士    时间: 2004-10-21 08:39:33

庆胜兄辛苦啊
作者: chyxl    时间: 2004-10-24 11:18:01

写 得真好
作者: 牛頂天    时间: 2004-10-28 08:33:21

字字珠璣﹐几可亂真﹐內功深啊。
作者: 蓝田墨人    时间: 2004-10-29 17:42:34

不愧写隶高手!!!
作者: 马亚飞    时间: 2004-12-13 20:03:31

高!
作者: 耕砚堂    时间: 2004-12-17 23:53:16

养眼:)
作者: cha012    时间: 2004-12-30 15:14:10

看着挺爽
写的很好
挺有感觉
作者: 邓万岁    时间: 2005-1-1 23:17:02

不知潘先生有没有临简书的作品,特别是神乌赋。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5-1-2 22:34:00

拙临汉简,以前似乎在此发过一两个卷子。

《神乌赋》在此江湖网上看到过,很喜欢,但手中没有印本。待买到印本,很想试作临写。
作者: 丑书    时间: 2005-2-13 10:35:34

线条有点呆板,继续努力。
作者: xinyutianyou    时间: 2005-2-23 13:06:26

41楼应该是<礼器>.
冒犯了!
作者: 杨红业    时间: 2005-3-5 20:28:56

用笔方圆兼备,功力极深,学习了.
潘师的行草得力于对篆隶的研究和学习,否则也不会如此骨肉停匀,力扛万鼎.
作者: 行者→羿    时间: 2005-3-27 22:30:12

章法乱乱的,笔画软绵绵的。。。。。。。
作者: 一道    时间: 2005-4-7 11:00:30

行者→羿

你需要学习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真正的知道了吗!你真正的懂得艺术的好坏吗!你真正的懂得潘师的书法吗!
人不好学,人的思想境界得不到提升
靠一种原始直觉审美,那吗离禽兽的直觉也不会太远(抱歉:说重了一点)

当年,我才进美院时也是欣赏不了毕加索、马缔思等划时代艺术大师的作品
后来经过数年的学习修养终能欣赏大家作品。
艺术家分大家、小家,艺术作品亦分大作品和行货
行货悦目得小美,大作品悦精神得小美

潘师的艺术有很多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俗,
既悦目又悦精神

很欣赏"感谢所有不用铜臭污染艺术精神的人。”
潘师就是我们该感谢的
感谢潘师把作品无私传上来让我们这些有好学之心而苦无名师指点的后辈小子有个真正的老师。




作者: shishi-qiu    时间: 2005-5-11 17:29:23

马王堆汉帛,潘先生所临,笔法不够沉着,章法竖不齐,整体结构象小学生所临。
作者: ybzhan    时间: 2005-5-16 19:22:06

对“眼高手低”的另一种解释是,眼界,或者说意识一定要高于手底功夫,这样才能不断进步。shishi-qiu兄对潘师书法提出了章法不齐和结构不整的意见,我恐怕兄的书艺要受到这种认知的束缚了。至于潘师的笔法,我经常发现潘师书作的线条中间常有一道凹痕,这正是促锋入纸而形成的锥画沙的效果啊!当然,照片多有失真之处,原非兄之过也。
作者: 随厂    时间: 2005-5-28 23:13:01

精彩!!!启发很多,感谢潘老师,感谢舟兄
作者: 江湖浪人    时间: 2005-7-29 18:44:11

!!!!
作者: 陈浩    时间: 2005-8-5 21:36:06

好字
作者: jjp    时间: 2005-8-11 14:41:45

不系归舟,能否把潘师的临作出版.
作者: 铁山老叟    时间: 2005-9-2 21:50:20

下面引用由一道2005/04/07 11:00am 发表的内容:
行者→羿
你需要学习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真正的知道了吗!你真正的懂得艺术的好坏吗!你真正的懂得潘师的书法吗!
...



这世道真是溜须拍马、奴颜媚骨的奴才太多了,随处可见,就连着自命清高的书法江湖也大有人在。别人就说了一句不同观点的话,这里就马上向人家开火。溜须溜到这个份上,奴才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千古罕见了。
作者: 好古    时间: 2005-11-25 11:29:06

临的好啊,太开眼了
作者: 寒汀孤鸿    时间: 2005-12-1 17:21:56

汉人的雄强大气奔赴笔端
作者: 烽火连城    时间: 2005-12-17 21:25:49

有意思!henhao
作者: 钱塘人    时间: 2005-12-18 22:07:19

学习了!
作者: likeer    时间: 2005-12-22 16:58:10

像小孩子写的,还需要努力。
作者: 心仪魏碑    时间: 2005-12-29 09:51:30

我是很醉心旱魏碑刻的,看你的大作感觉真好,真的很喜欢.对我也有很多的启示,也更加理解了启功先生说的:透过刀锋看笔锋.谢谢您!!1
作者: lixuebing    时间: 2006-1-2 19:19:36

线有点扁
是纸的原因吗
作者: 冷一鹤    时间: 2006-2-9 10:28:54

再次拜读....谢谢!
作者: 王车易位    时间: 2006-2-9 10:39:38

写的不是很好。
作者: 鸿都门客    时间: 2006-2-14 11:26:24

好!太好了!
作者: 实毅居士    时间: 2006-2-16 18:25:43

好字!!!
作者: 石骨斋    时间: 2006-2-18 01:26:05

第一次见,写的好!!
作者: 沙末    时间: 2006-2-19 04:25:24

有古拙味,学习了.
作者: 风来花自开    时间: 2006-2-19 16:40:02

有古拙意,但缺乏写意。
作者: 风来花自开    时间: 2006-2-19 16:48:13

先生的行书节奏感很好,但汉人的大气尚无,所有临书用笔单调。
作者: 浮尘    时间: 2006-2-25 18:53:24

好字,学习了。融篆于隶。
作者: 篱下菊    时间: 2006-2-27 13:42:44

功力太厉害啦!!!学习
作者: 一心居士    时间: 2006-2-28 18:05:28

很好呀!古拙灵秀!
作者: 吴红兵    时间: 2006-3-10 12:38:13     标题: 以字为席

以字为席到摩崖上大睡三年]


哈哈


好极
作者: 一萧一剑    时间: 2006-3-11 15:59:21

汉人的古拙意,表现的好。。。。学习了
作者: *级端芝草*    时间: 2006-4-9 14:45:40

呵呵不错!我觉得字写得很大气 运笔力度拿拈的好 值得学习
作者: LIUXV    时间: 2006-4-11 14:32:49

线质老辣,有篆意,但缺乏线形变化。
作者: 书法者    时间: 2006-4-11 20:13:35

马王堆书由秦篆而来,正向古隶过渡,其意境难以琢磨,非一般功夫可以悟出其中奥妙.
作者: lx仙人球    时间: 2006-4-18 15:23:20

真令人羡慕!
作者: 野逸    时间: 2006-4-30 22:53:34

看了这个手都痒痒的。
作者: zgh69    时间: 2006-5-1 17:43:00

收藏了!!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