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梅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请教潘老 [复制链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1#
发表于 2006-7-26 10:31:5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bzhan 于 2006-7-26 08:32 发表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检翁"一号未查及,兄可通过其他途径查找。

谢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2#
发表于 2006-7-26 10:33:37 |只看该作者
找了南社资料也无,
呵呵   难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13#
发表于 2006-7-26 10:39:46 |只看该作者
郑丈所记,又有一则,颇见沈氏性情:“沈剑知傲慢成性,有请之写条幅者,彼展纸抚摩一过云:‘纸太劣,恐有损我之佳笔。’拒绝不书。”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4#
发表于 2006-7-26 10:45:37 |只看该作者
再谢谢潘老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15#
发表于 2006-7-26 11:47:41 |只看该作者
陈丈声聪《兼于阁诗话》有《茧窝残稿》一节,有谓:“沈剑知(觐安)少日才名噪甚,往来诸老间,目空馀子。前丁巳岁,予自京还闽,姚岱粱君赠予便面,为君所作书画,书临《圣教序》,画仿梅瞿山。时君方甫冠,犹未与识面也。后出游,所见益广,所诣亦益精。诗情深淡远,不着纤尘。……其秀在骨,而清如水。晚百病缠身,侘傺无聊,偶尚为画,诗则绝意不作。故予挽之云:‘瘦沈平生蚤负名,老来孤立未孤行。诗清于水谁能及,墨妙如花故有情。或惜古狂多谩易,晚捐故伎独高明。去年一面成真诀,羸骨支床已暗惊。’自谓深知君,不为溢美辞也。君曾欲自选生平所作百首存之,未卒业而逝,有《茧翁残稿》存予处。”疑此节标题《茧窝残稿》有误,当作文中所述《茧翁残稿》,然则“茧翁”者“检翁”也,很可能“检翁”确为沈剑知之号。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6#
发表于 2006-7-26 12:15:45 |只看该作者
我刚买的陈声聪老的<荷堂诗话》好象没有这一节
我再查查,
谢谢  潘老   
辛苦了!

[ 本帖最后由 梅松 于 2006-7-26 15:26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7#
发表于 2006-7-26 15:25:28 |只看该作者
<兼于阁杂著>有<茧窝残稿>跋一篇,可惜没有写年份,
仅知作于沈死后七年.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18#
发表于 2006-7-26 15:29:40 |只看该作者
<荷堂诗话》是《兼于阁诗话》的续集.
"然则“茧翁”者“检翁”也"
潘老此解从何说起?从
文字?文意?尚祈明示,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19#
发表于 2006-7-26 15:45:4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梅松 于 2006-7-26 10:33 发表
找了南社资料也无,
呵呵   难

沈剑知应该不是南社中人。因为郑丈漫录旧闻一再及之而编撰《南社丛谈》于名录、诗选、佚事皆无之。如果沈为南社社员,当不如是。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0#
发表于 2006-7-26 15:54:5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梅松 于 2006-7-26 15:29 发表
<荷堂诗话》是《兼于阁诗话》的续集.
"然则“茧翁”者“检翁”也"
潘老此解从何说起?从
文字?文意?尚祈明示,
谢谢

文人之号,常以遭际心境之变化而出以与原有的同音或谐音的别号。“茧翁”与“检翁”音同,这个可能极大。

有时也可能并无特殊原因,另取或写为同音或谐音的别的字号,有名的如“昌硕”、“仓石”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4:39 , Processed in 0.0152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