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6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请教潘老师关于王蘧常先生十八帖的事情 [复制链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18 09:39: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老师你好,不知你有没有关于王蘧常先生十八帖的研究文章,很希望能拜读。再就是网上的十八帖图片不全,又都很小,不知道你有全帖吗?谢谢你。祝你一切顺利。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
发表于 2006-7-18 15:53:07 |只看该作者
承问,且就我所知简答如下——

关于《十八帖》, 瑗师生前曾对我约略说起。话题起因是  瑗师说我们这些门下学生“多事”,因而道及有人建议  先生继右军之后写《十八帖》。但  瑗师对此似乎也乐意为之。 瑗师晚年因为身体精力欠佳,除了为系里带一二研究生和为年轻教师讲学之外,已经很少作原来的学术工作了,而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书法上来。而且  瑗师书法也确实在80岁以后更上层楼。此乃  瑗师乐意写《十八帖》的背景。我觉得  瑗师书札文辞简古,有晋人韵度,书法高古,熔铸秦汉,选留一批书札集为一卷,也确实是艺林美事,所以当时极表赞成。我估计写成选定这批书札然后交冯其庸,前后大约有两年左右时间。我知道此事较早,而看到原件已经是  瑗师去世以后了。那是在上海的一次  瑗师遗作展上看到的。不过未能亲手展看,而是放在展柜里,只打开前面一小段。原件归了冯其庸先生,因为冯是  瑗师写《十八帖》的主要提议人和书札的主要接受者。我和冯虽出同门,但时间相差很多。冯是  瑗师早年在无锡国专时的学生,而我是“文革”后进复旦哲学系读书才拜到  瑗师门下忝列为弟子,我们并不相识,冯在北京我在上海,也素无往来。我在  瑗师去世后不久写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提议老师兄精印出版  瑗师晚年名作《十八帖》。前年春去上海福州路文化街,在书店看到浙江重印的  瑗师书法集,增收了原先没有的《十八帖》,当时身边所带的钱不够书价,所以未得购回,病体也不堪站立细看过久,但那组图片小是无疑的。去夏,我在旧书摊买到一册1999年第3期《中国书法》,内刊冯其庸《关于先师王瑗仲先生的绝笔<十八帖>》一文,并附其中七通书札图片。读过冯文,知道  瑗师命人带信要冯前去取《十八帖》,冯取得后回北京才五天,  瑗师即与世长辞,故有“绝笔”云云。可惜在《中国书法》选登《十八帖》时所作释文断句时而出错,可能任事者欠用心。所以,我也至今没有能一窥《十八帖》全豹,所知有限,哪里敢遽作“研究”?切盼《十八帖》能单独精印出版,这大概也是不少人所希望的吧?匆此为答,聊供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3#
发表于 2006-7-18 16:52:52 |只看该作者
感谢潘老师的解答。你的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期待能拜读您更多的书法研究著作。也感谢您给我博客里小文的建议和意见。恭祝夏安!听雨斋主人敬上。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4#
发表于 2006-7-18 18:10:41 |只看该作者
我手头上只有王蘧常先生《十八帖》中的几篇,而且图片很小。谨认读如下,请潘老师指教。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老子曰:福兮祸所伏。如能由此而幡然改悔,励精图治,则安知今之所失,或即后之所得乎?足下幸无短气。又:
承问右军书法。予何人斯,敢有雌黄!必不得已,姑妄言。《淳化》所收《比奉》、《举聚》、《安和》、《喻嫂》、《清和》各帖,势颇纵放,殆近痛快,然似非绝诣。其后行云流水,多任自然,实难攀跻,愈晚愈入化境,此书圣之所以为圣与?予曾临摹数百次,故略知其窾要,敢为弟言之。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5#
发表于 2006-7-18 18:12:06 |只看该作者
前书言少壮时啖肉狂态及父训,今老矣,已不能健啖,然尚可四之一,老饕之态,犹可掬也。西医言食肥多则胆固醇高,将硬化血管,然予常验之,固不高也,可以知天之厚我多矣。又:春间病,心梗塞,几殆入医院,幸监护下药及时,始转危为安,然出院非两人挟持不能成步,上厕牏非人抱不得起,不能粒食,经两月余方有起色。可作字,足下观此书何如也?

[ 本帖最后由 听雨斋主人 于 2006-8-8 09:22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6#
发表于 2006-7-18 18:12:50 |只看该作者
近头偏痛,医言受风,推拿四次而愈。因忆八十岁时,亦曾患此,惧脑病,就医检查良久,曰:“高龄固八十乎?”“我非求婚,对何为不实?”医扪吾脑曰:“然则此尚可用十余年!”遂署书曰“佳”,顾予曰:“高年不易得此享,何翅(啻)千金!”予曰:“愚何忼慨!能一掷千金乎?”彼此皆大笑。此可入《新世说》。走笔博足下同笑。

[ 本帖最后由 听雨斋主人 于 2006-8-8 09:22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12Rank: 12Rank: 12

7#
发表于 2006-7-18 18:21:19 |只看该作者
闻足下有摄影机,贾不赀,为人坠毁,此大可惜。然古人堕甑不顾,其风可尚乎!又:弟新正十一日书悉一一。弟夫人留苏联尚未归,新春寂寞可想,然吾辈惯作蟫隐,或可解闷乎?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4:32 , Processed in 0.0152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