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交流] 请教潘老师!!!! [复制链接]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6 19:27: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老师您有没有临《怀仁集字圣教序》啊!!!
     我们刚开,很是辣手啊!!刚学完隶书的雄浑朴茂,恢弘大气,写《圣教序》有点适应不回来啊。。。。
       1,潘老师您对临《怀仁集字圣教序》有什么建议吗??
        2,潘老师您对临字的大小是怎么理解的啊!!!!
         谢谢!!
                       谢谢潘老师!!!!!!
宋健
联系方式QQ:471789593
阳谷县第二中学书法教研室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2#
发表于 2006-9-8 10:19:10 |只看该作者
《集王圣教序》我临过,但用功不多。我认为它更是王字资料库。还是待有了汉魏根基,又写了《兰亭》和右军书札,熟悉其笔法变化之后,再学不迟。那时有了自己的深切理解,就不一样了。

我注意到杨守敬对《集王圣教序》的看法:“宋元之间,诸巨手皆不道及,惟《宣和书谱》、《东观馀论》甚推之,……有明以来,此风又炽。”他怀疑,“岂有千篇一律以供怀仁之取择乎”?以为“初非字字从真迹影”。他的意见,“此有蹊径可寻,绝少变化,学着不能力追魏晋,专以此安身立命,未有不俗者。《兰亭》则如天仙化人,得其一二肢体,便已超尘绝俗,乌可同日而语哉!”可资参考。

临字大小,我亲耳听得来楚生、白蕉二位先生主张与原帖一般大。我基本同意这个主张,实际上,临写一般还是往往是比原帖稍大一点。

此言,聊供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6-9-8 21:23:29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潘师家受教,也说了这番话,回来再读上文,感触更深。当时未及向潘师请教,所谓“汉魏根基”指的是什么?是汉隶魏碑吗?无论是看王羲之的墨迹临本,还是看《阁贴》,都觉得有很浓的章草笔意,在学王的行书之前,需要加强对章草的临习吗?希望得到潘师的教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4#
发表于 2006-9-13 18:06:49 |只看该作者
听潘老师评书,收益匪浅啊!!
       谢谢潘老师 !11
宋健
联系方式QQ:471789593
阳谷县第二中学书法教研室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5 05:48 , Processed in 0.0123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