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3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良桢老,能否惠我良方?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31 02:0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良桢老:后学幼受庭训临习勤礼碑,稍长随先恩师学习欧楷、隶书6载有余。后因负笈在外加之先恩师仙逝,搁笔停习30余年。
              今已知天命之年,犬子亦负笈英伦,闲暇之余目呆老妻,审美疲劳,遂捡拾少年旧好已2年余,杂临各家法帖多种如下。
              昨为应网友请,欲自运一纸,竟捉笔即呆,无从下手。故于此望桢老能否于百忙中惠我良方——拣选适合后学专攻一、二家之帖?不胜感激。
                                                                                                                                                              顺颂
              笔安
                                                                                                                                                                                               后学顶礼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4-7-31 02:05:1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4-7-31 02:11:0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4-7-31 02:12:3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名家

专家工作室主持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创作导师 学术权威 劳动模范 功勋奖章

5#
发表于 2014-7-31 16:18:33 |只看该作者
谢谢信任,
欢迎光临!

看过学书过程的自我介绍以及所作各种,
觉得足下的情况可能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就是早年曾经为学书不少功夫,
后来为生计繁忙而搁笔如许多年,
而今年过半百事业可以“退居二线”,
家中儿女长成卸却负担,
可以悠游度日重拾笔墨,
而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原因之一可能是放下过久难免手生,
其二则可能当年在不太长的时期中学书有些泛滥无归。
不知道足下当年所师从的是哪位先生,
那位先生是如何主张如何指导的。
从所示所作看,
似乎曾经的学习重点在唐宋法书,
虽然入门是“复古开新”的颜勤礼碑,
所学却多偏于“唐人之法”,
临钟繇与杨凝式比临孙过庭等稍隔一层。
学书取向取决于审美取向,
那原是很个人的也是很自由的事,
除非为了参展而要去揣摩评委老师口味,
为了应市而去琢磨市场需求。
中国书法史上下几千年,
字体书体绵延不断名家名作层出不穷,
让人目迷五色无所适从,
但生也有涯必得有所取舍。
中国书法有一个发展过程,
入手可以在时间序列上较早的“上游”,
也可以从“盛世”的“中游”甚至就近易得的“下游”起手。
入手扎实筑基甚稳以后怎么发展,
这是由个人的志向和趣味自己决定的。
可以终身守一家一派,
也可以扩展取法拓开取径;
可以由上探下,
也可以由上贯下;
…………
曾见不少书法有成的人到老来发现需要“上溯”或“下探”,
但苦于在原来的范围内盘桓过久而已经年老,
积习过深加上“学成规矩老不如少”而力不从心。
从所见足下之所作看,
笔性应该是很好的。
搁置多年重拾起来并不太生疏,
各种法书也能得其笔法体势之大略,
年龄似乎也不太大,
可能此时“上溯”不是没有可能有所成功的。
若有此想,
建议重拾颜书以取古法;
若无此想,
则不妨则就自己所最喜欢的曾学的一家深入探究。
总之,
就性之所近,
爱亦有亲疏差等,
自己拿主意,
得意便好。

匆匆言之,
聊供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4-7-31 23:54:01 |只看该作者
谢谢桢老于百忙中回帖,不胜感激!
在下先恩师
桢老可能不熟悉,但先师祖
桢老应该了如指掌——沪上云隐老,汪公亚尘先生。先恩师为云隐老高足。
先恩师理念:吃透一家,兼及他家。在下随先恩师学书6年余,主要是欧楷(2-3年)和张迁碑(其间杂临了一些魏志以调节兴趣),未及聆听学行草之法。其年在下负笈离开先恩师,未了先恩师于次年春节谢世仙游,就此搁笔停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4-8-1 00:06:12 |只看该作者
重拾旧好只为了防止将来老年痴呆,其二消磨时间,呵呵呵
桢老,在下素无大志,又慵懒成性。自知绝对没有成为书法家的因子,有负您老厚望!
        只望退休之后,为金邻坊里写个春联、喜对,不至于字太丑。
        再次感谢您老!                                                  顺祺
师母及全家安康
                                                                                          后学顶礼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函三楼书法网授 ( 浙ICP备12023790号 )

GMT+8, 2025-5-14 22:42 , Processed in 0.0136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