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小溪初临石鼓,恳请潘老师指教.(6月13新临)...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5-24 16:50:08     标题: 小溪初临石鼓,恳请潘老师指教.(6月13新临)...

最近写吴让之的篆书,近日选了"石鼓",却发现自己总找不到感觉,不知症结在何处?恳请潘老师指点迷津!

[ 本帖最后由 小溪 于 2006-6-13 23:12 编辑 ]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5-24 16:51:28

还有..2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5-24 16:53:21

局部...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5-24 16:55:00

局部2.....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5-24 16:59:15

局部3...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5-24 17:05:29

还有一个...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6-5-24 20:11:11

看过。可见要取法乎上。清人毕竟浅近,容易接近,一写《石鼓》,笔下的窘迫感就来了。下笔要老实,《石鼓》还没有那么明显的“隶意”,不要随便在笔下出花样。用笔要笔道收紧,起好收好。先求笔画圆浑,造型准确。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5-26 12:48:22

老师所言及是!今年2月开始写吴让之篆书,至今不过3月,就沾染了些习气,可见清人浅近的东西,容易上手,亦容易将不好的东西"学"过来啊!!
好好努力去..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3 22:59:22

近日因为网络坏了,有好几天没有上网.最近的不知有没有一点进步呢 ...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3 23:00:06

2 ..................

[ 本帖最后由 小溪 于 2006-6-13 23:02 编辑 ]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3 23:04:27

2222222222222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3 23:05:41

333333333333333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3 23:08:07

444444444444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3 23:10:15

555555555555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3 23:11:43

还有最后一个...
觉得石鼓的线条好难理解.....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6-6-15 20:29:40

看过新发图片。笔道收紧,使笔画圆厚紧实。

临写金石文字,往往要有一番“释读”才能下手。前人的临写,是他们的“释读”,可以作参考,受启发。不妨看看吴仓硕、弘一法师的临写,尤其是后者比较忠实于原作,较少个人因素参入。同时再看看《泰山刻石》,与《石鼓》有一脉相承处。
作者: oldmaster    时间: 2006-6-16 09:21:34

潘先生说的好,我也在学石鼓,受教了,谢谢!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6 12:57:05

谢谢潘老师!!
这几张正是 在迷茫之后,看了吴昌硕的临本才稍微有点启发的.....以前曾经临写过吴昌硕临的石鼓文,最近再看,不敢写(生怕又"沾染"上什么...)
弘一法师的字,手头上没有资料,还有泰山刻石,也得要等到暑假在出去选购后在学习了!
谢谢潘老师@!!!
祝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作者: 小溪    时间: 2006-6-16 12:57:57

原帖由 oldmaster 于 2006-6-16 09:21 发表
潘先生说的好,我也在学石鼓,受教了,谢谢!

多多交流哦!!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