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请潘老师指点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7-23 13:54:29     标题: 请潘老师指点

前天去太原买了两刀生宣纸(六尺对开),准备参加一些比赛。由于多年不写作品,对于用什么纸。用什么笔还在摸索中!

[ 本帖最后由 海岳门生 于 2011-7-23 15:06 编辑 ]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11-7-25 17:28:32

原帖由 海岳门生 于 2011-7-23 13:54 发表
前天去太原买了两刀生宣纸(六尺对开),准备参加一些比赛。由于多年不写作品,对于用什么纸。用什么笔还在摸索中!

那往往需要一个摸索、适应的过程。

过于生的生宣,刚刚出炉的产品,以前有谓“火气重”,我近二十年前经历了一番。一下笔墨乱跑,一反常态而难以控制,这在“墨象派”可能觉得能得自己也不明所以的意外效果而喜欢。在我则着实捉摸了很久,才略知其性而稍能用。至近日经如许年月的“气矾”(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之谓,是我臆造的说法),竟然甚为得手。可见前人“养纸”之说洵非虚言。

笔,也以多所尝试为好。各种毫料不同做法的笔,有机会拿来试试感觉,慢慢适应,可以增加自己对不同的笔的适应性。

不同的纸笔,有时候会有不同的笔下效果,也会因感觉不同而生发不同的笔意来,或妙在有意无意间耶?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7-25 18:45:59

平时多在旧报纸上写,对生宣纸不熟悉。
以前写过几刀彩色宣,和生宣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由于在旧报纸上写,家里的笔烂得不能再烂了。
今天到农耕笔庄邮购了几支笔,都是比较熟悉的。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7-25 21:59:12

谢谢潘老师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8-6 10:56:27     标题: 继续试纸

昨天买了半刀佛教黄!试了一下!

[ 本帖最后由 海岳门生 于 2011-8-6 10:57 编辑 ]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8-6 10:58:17

在等农耕笔庄的新笔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8-12 23:50:07     标题: 今天新笔到了,试了一下,勉强凑合!

今天新笔到了,试了一下,勉强凑合!

[ 本帖最后由 海岳门生 于 2011-8-22 22:59 编辑 ]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11-8-18 14:10:34

再试试,
要磨合。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9-2 12:15:58

请潘老师指点,为何一到生宣纸上就“浮”起来了?

[ 本帖最后由 海岳门生 于 2012-1-11 20:36 编辑 ]
作者: 燕山白杨    时间: 2012-7-4 07:16:10

瞎说:不是浮起来了,可能是在宣纸上根本没沉下去,报纸与宣纸的书写效果不同,慢一些可能会好些吧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2-7-13 22:14:10

燕山白杨 发表于 2012-7-4 07:16
瞎说:不是浮起来了,可能是在宣纸上根本没沉下去,报纸与宣纸的书写效果不同,慢一些可能会好些吧

今年的笔下功夫好了点!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12-7-14 16:10:30

在报纸之类的废纸上练练“胆”未尝不可,
这犹如前人在青石板上蘸水练字之类。
但使笔技巧的锻炼大概不能完全至少太多依靠这个节省的途径,
尤其是笔法精微细致之处。
以现在一般人的条件,
用元書紙临写大概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2-7-14 17:27:32

谢谢潘先生指点!
去年多练了些颜体楷书,其笔法之复杂,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至今不敢将其用到行书中去。
我有时想从篆隶中找到一些古雅的笔法,这需要大量临帖。
现在时常深慨自身功力浮浅,把握不了细节\精微之处。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