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胡乱写些王铎,请大伙和潘师指教! [打印本页]

作者: 狼朗    时间: 2011-7-13 10:38:02     标题: 胡乱写些王铎,请大伙和潘师指教!

胡乱写些王铎,请大伙和潘师指教!

[ 本帖最后由 狼朗 于 2011-7-13 10:39 编辑 ]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11-7-14 15:57:45

看过。
狼朗已经很熟,
那就直言相告:
第一,为什么千军万马都走王铎这条独木桥?
第二,以狼朗的现状,尚未到学写王铎大草的时候,更未到可以“胡乱写”的时候。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7-14 20:58:44

大巧若拙,应该从秦砖汉瓦中体会敦厚、朴实、雄强的东西的!
唐后的东东绝大多数流于小巧、花哨,最恶心的就是就是文证明,董其昌,赵孟頫,一个个女儿红!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11-7-14 21:32:56

原帖由 海岳门生 于 2011-7-14 20:58 发表
大巧若拙,应该从秦砖汉瓦中体会敦厚、朴实、雄强的东西的!
唐后的东东绝大多数流于小巧、花哨,最恶心的就是就是文证明,董其昌,赵孟頫,一个个女儿红!
前海岳与后海岳评书都有一点过,董其昌、赵孟頫不是当代人可以望其项背的,有些东西不是力学所能得来的。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11-7-16 15:04:25

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沈尹默先生论书诗有云:
“李赵名高太入时,
董文堪薄亦堪师。”
作者: 云天逸    时间: 2011-7-16 19:45:13

感觉点画不够结实,此为大病。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7-16 22:12:57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11-7-16 15:04 发表
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沈尹默先生论书诗有云:
“李赵名高太入时,
董文堪薄亦堪师。”

我是站在文化史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中国的文化还不是纯文化,是附属于政治的文化,是变了形的文化。
这种文化不会宣扬抗争,不会渲染冲突,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刻意拔高犬儒主义,乡愿人格
所以,在这个文化背景下,审美观也变形了!!!!!

[ 本帖最后由 海岳门生 于 2011-7-16 22:24 编辑 ]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7-16 22:20:57

全面理解生命才能全面理解艺术!
生命的震撼力不仅在于智慧、理性,更在于在艰难环境下抗争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悲剧意识!
对于书法而言,拙多于巧才会有震撼力!
作者: 海岳门生    时间: 2011-7-16 22:32:24

项穆说:初視煥彩,詳觀散怯,正如平時誇伐,自稱弘濟,一遇艱大節義遂虧抑,又其次矣。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赵、文、董这些精明人的精明字,还是比较合适的!
作者: 狼朗    时间: 2011-7-20 13:03:30

感谢潘老师指正!
感谢诸兄批评!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