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临先师“蘧草”
[打印本页]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3-12-29 09:37:47
标题:
临先师“蘧草”
1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3-12-29 09:38:59
2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3-12-29 18:53:01
局部1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3-12-29 18:56:56
局部2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3-12-29 18:58:44
局部3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3-12-29 19:00:52
局部4
作者:
山居读易生
时间:
2003-12-30 18:55:19
不愧亲炙,得乃师神韵。
作者:
泥山村人
时间:
2003-12-30 21:35:31
有这样的老师真幸福:)
作者:
Nehr
时间:
2003-12-30 22:13:32
小幅不若用扫描仪扫出,逐段发。能显精微。
作者:
Nehr
时间:
2003-12-31 00:09:33
王老晚年书写操作手法具体什么样?
如传“捻管慢进”,究竟如何?
见汤胜文,萧华著书“王蘧常书法艺术解析”对此几乎不说。
(同一丛书中,桑作楷对林散之如何运笔用墨操作就叙之甚详,
读者得效学或验证之启发。)
大概那两位对此真无知,不是秘而不宣。
良祯兄多承亲泽,可否讲些?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3-12-31 11:32:53
承各位谬奖,在下实不敢当。我虽然“如坐春风曾十年”,但即使临 瑗师书,极尽全力亦只得十之四五,至多十之五六而已。
Nehr兄所提到二位,弟不识,所著书亦未经寓目。所传“捻指慢进”,大致不错。稍微详尽的解说,我可以尽我所能试为一说。近日身体不甚适,精神不济,过些日子再说,如何?
今天已是2003年最后一天,祝大家来年大吉!!!
作者:
高天厚地一印囚
时间:
2006-10-13 20:26:43
一路看来潘老先生临什么东西都那么有味!!!
作者:
万里天
时间:
2011-4-25 16:41:12
近日临张迁之余,学遽老章草
此帖为遽老千字文之跋
潘师所临尽得遽老形神
向潘师问好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11-4-28 16:55:52
原帖由
万里天
于 2011-4-25 16:41 发表
近日临张迁之余,学遽老章草
此帖为遽老千字文之跋
潘师所临尽得遽老形神
向潘师问好
谢谢万里天同学的问候!
得知工作繁忙依然不废学书,甚为欣慰!
能得片刻安安静静与笔墨为伴,这可能是当今这生活节奏十分紧迫的年代,疲于奔命的人们不错的业余休憩放松的方式之一。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