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潘良桢先生临黄道周帖 [打印本页]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06:12     标题: 潘良桢先生临黄道周帖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44am 第 1 次编辑]

此帖约为  潘师95年所临(经  潘师点拨后  重新编辑改正的图)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06:58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47am 第 1 次编辑]

其二     发出一看进步多了  呵呵!!有点得意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07:37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48am 第 1 次编辑]

其三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08:18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49am 第 1 次编辑]

其四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08:58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50am 第 1 次编辑]

其五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09:51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51am 第 1 次编辑]

其六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10:27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53am 第 1 次编辑]

局部1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10:58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54am 第 1 次编辑]

局部2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11:42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55am 第 1 次编辑]

局部3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12:11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56am 第 1 次编辑]

局部4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5 10:12:46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2/26 11:57am 第 1 次编辑]

局部5
作者: 五经里人    时间: 2004-2-25 15:18:07

多谢归舟兄!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2-26 09:39:43

纸底颜色怎么这么深?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2-26 10:55:41

还要说一下纸的问题。前些时与牛子在上海会面时也谈到这事,话题是由他说用生宣临碑容易临帖困难引起的。

此所发临黄道周书,用的纸是一位安徽朋友那年送来的刚刚做成的生宣,可称为“生生宣”。我从未用过如此生的生宣,一下笔,墨就乱跑,笔管不住墨,而且笔稍一停留墨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四处乱渗,一开始简直无法成字,我说用来画大写意可能还可以。写此临书时,我已经用过了几张,稍稍有了一点点经验,但笔还是不敢多留和太深入,所以走得比较快,不能完全象黄道周那样沉着。现在放了十来年,那纸就好用多了。

此用纸经验或可供参考。文房四宝,养笔之外还要养纸。
作者: 不系归舟    时间: 2004-2-26 12:05:03

局部6   特邀吾 师验收成果。哈哈, 天意!改正后多出一张,看我辛苦给我赚点江湖元。

作者: 斗门    时间: 2004-3-2 11:16:46

老师临法帖,老师的解读将大大地帮助我们开眼界。
有个小问题要提一下:一边倒明显了(行气没调开,似乎“割”的意味还欠缺)。
老师你打我一巴掌吧,我PP肉厚着呐!舟舟不许伸脚,哈哈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3-2 12:01:51

黄字本身是“一边倒”的,而我是过了一些。那个临得不算好。初在“生生宣”上试笔,不断出现意料不到的“奇怪生焉”,手忙脚乱之中勉强写得者。想是那时归舟正学黄道周,给他聊为参考而已。
作者: 书梦人    时间: 2004-3-10 10:53:05

很冒昧在老师字后面跟帖,能请潘师为我看看吗?我以前也是学黄的,我很喜欢潘师那种老到的线条,老师学黄已深得其神韵。希望潘师能为我指点迷迳。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3-10 15:41:33

黄漳浦书学钟王,而以钟为多。字势稍侧,下笔刻厉而见力,却绝不抛筋露骨,偏偏出以峭拔,甚得遒媚之致。黄小字胜于大字,尤以真、行为胜。书梦人君学黄,已大致得其势,而笔下杀纸之力尚不够,入纸要更深。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3-10 15:51:44

我并未附图片,怎么帖子上端有那个东东?

网上奇怪事真多!
作者: 书梦人    时间: 2004-3-10 16:32:34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2004/03/10 03:41pm 发表的内容:
黄漳浦书学钟王,而以钟为多。字势稍侧,下笔刻厉而见力,却绝不抛筋露骨,偏偏出以峭拔,甚得遒媚之致。黄小字胜于大字,尤以真、行为胜。书梦人君学黄,已大致得其势,而笔下杀纸之力尚不够,入纸要更深。

听潘师一番指导,书梦人胜读十年书,多谢谢老师了,希望潘师能多多教导。
作者: 高天厚地一印囚    时间: 2006-10-14 14:14:43

潘老的这个临作好象还有些来楚生先生的味道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