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天怜幽草在 2003/11/21 10:23am 发表的内容:
弟臭嘴,该打:)
兄打五笔,还是拼音?速度可以呀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在 2004/03/22 12:34pm 发表的内容:
年轻就是希望。“字如其人”,心术要正;“业精于勤”,偷懒不得。人到老尚且如此,年轻人更应时时自警。
下面引用由ylli在 2005/06/19 11:44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局部如何?
能否请师母再做大?
下面引用由ylli在 2005/06/19 11:59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可能
也将这个局部做一做好否?
这是哪年的?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在 2005/06/20 09:58am 发表的内容:
此事请与宾南联系。
大约作于89、90年。
下面引用由宾南在 2005/06/20 10:01am 发表的内容:
遵嘱贴上。
这个也不是很大的照片,
尚未装裱,
抱歉抱歉。。。
下面引用由ylli在 2005/06/20 01:59pm 发表的内容:
愿来已在宾南手上,
则要求要更高了。
能否扫描一下?
先谢。
下面引用由宾南在 2005/06/21 02:03am 发表的内容:
我尽力请别人寻找扫描仪。
我尽力。
下面引用由宾南在 2005/06/23 09:27pm 发表的内容:
完成。。。已经给您发过去了。。。
下面引用由真斋在 2005/06/24 12:53pm 发表的内容:
记得当时在书法报上有潘先生的连载,都仔细拜读,收益良多,其中教导平时可用所临法帖的风格抄录一些诗文,一可提高创作能力,检验临帖效果,二来可读到诗文,是个不错的办法,相当有用,光临帖也不够,还要能融 ...
下面引用由上海布衣在 2005/07/02 02:12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潘老师现在在写些什么东西?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在 2005/07/02 04:12pm 发表的内容:
欢迎常来!
我近期还是杂临,重点在汉。去年多写马王堆帛书,今年多写汉金文。
下面引用由羲之迷在 2005/07/16 08:55pm 发表的内容:
不知先生对王羲之父子的评价如何?好象先生不甚临二王的作品,何故也?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在 2005/07/16 10:14pm 发表的内容:
二王为中国书法之极轨,“书圣”交椅,古今书家亦唯右军坐得最为稳当。当然王羲之也是人而不是神,没有也不可能一人而穷尽书法之美。拙著《王羲之传论》说之稍详。我不是不临二王作品,也曾临写过唐摹本和阁帖。 ...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