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猴年第一帖-临寒食诗带山谷跋 [打印本页]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1-22 00:33:06     标题: 猴年第一帖-临寒食诗带山谷跋

1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1-22 00:36:26

2
作者: 胡艳    时间: 2004-1-22 00:39:47

坐大沙发欣赏真不错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1-22 00:40:02

3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1-22 00:43:19

4
作者: 泥山村人    时间: 2004-1-22 00:59:01

潘老师这样用功,过年了也不歇着:)

给潘老师拜年了!猴年大吉!身体健康!
作者: Nehr    时间: 2004-1-22 16:44:09

真气弥满。决非扶病之笔。
作者: 笔笔生辉    时间: 2004-1-22 18:23:41

潘先生写的好,今日得见墨宝太荣幸了。
作者: mdf    时间: 2004-1-22 19:19:34

更喜后山谷跋  ...
学习了!!!!
作者: 山居读易生    时间: 2004-1-23 17:06:03

山谷为宋以后得古法一人.点画暗通石门.潘师临山谷,有篆隶意,故能合山谷.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1-24 17:17:33

窃以为黄跋至少不在苏诗之下。

宋四家中,我以为黄学古面最广,取法高古,广收博取。可惜现在注意黄的人远不如写米的人多。其实,黄山谷书法是大有发掘余地的。
作者: ylli    时间: 2004-1-29 23:31:11

近日看东坡
牵丝特别多
不知是与其执笔有关?

又潘老师所临
则黄跋气味尤佳
苏诗则较原迹为厚
是否与执笔有关?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1-30 11:25:24

下面引用由ylli2004/01/29 11:31pm 发表的内容:
近日看东坡
牵丝特别多
不知是与其执笔有关?
又潘老师所临
...

东坡书牵丝多,大概以寒食诗为甚,“花泥”二字间尤为突出。我临写时尽力把这些细节也有所表现,发的图片上可能看不太清。以我个人经验,牵丝的出现与执笔似乎关系不大,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当然也有人是刻意去带出来的。刻意去做,成了习气,难免令人生厌。东坡翁的牵丝乃属前者。又以我个人经验,牵丝之容易自然带出,可能与所用的笔束锋、弹性好有关。用到那样的笔,手下感觉就不一样。

我本人的用笔习惯,与苏较远而与黄较近,所以临写效果有目共睹,亦如君之所言。主要是笔法的相近与相远,执笔方式可能也有点关系。苏的执笔是有记载的,自是与我相去远甚。黄虽是苏门弟子,估计执笔不学乃师,但未见明确记载,难臆测。
作者: 洛水女神    时间: 2004-2-3 08:29:20

好得很!
作者: mdf    时间: 2004-2-3 11:16:41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2004/01/24 05:17pm 发表的内容:
窃以为黄跋至少不在苏诗之下。
宋四家中,我以为黄学古面最广,取法高古,广收博取。可惜现在注意黄的人远不如写米的人多。其实,黄山谷书法是大有发掘余地的。

潘师所言及是,受教!!!!
今人学黄皆取黄之“抖擞”,而不知山谷之“韵”
故满纸习气,实为憾事!!
而观潘师之临作,深合山谷之意!!!!
妙哉!!!
作者: 散僧    时间: 2004-4-17 20:18:21

潘兄好,请允许此称.当今书坛能出尔右者未见也.(指综合实力)有幸网上拜读君书一快事矣.见兄等之人及书,则书坛大幸.急功近利与误导后生的现象,想必会因网络与潘师等的出现而遏制.
中国画界已有植树造林与栽盆景之比喻,先生如前者而功德无量.
当然,就某个人而言,书法艺术的含金量必定与时俱增故望兄保重,不才期待大作精进.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4-18 12:07:30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系归舟在 2004/04/18 01:15pm 第 2 次编辑]

谢谢散僧网友光临!言重了!此间所示,仅仅聊供参考耳!(潘老师太谦虚我得编辑一下,未经老师同意,学生得罪了)
作者: 山居读易生    时间: 2004-4-19 09:48:48

这位散僧兄必是高手前辈。呵呵
作者: 散僧    时间: 2004-4-19 12:34:26

不敢.山居坛主抬举.
多谢网络让我们眼福大饱,象潘师如此全面扎实又不事张扬,着实令人敢动.素昧平生,
心向往之耳.
它日雁行唐宋,扛鼎书坛,舍潘其谁?
作者: 山居读易生    时间: 2004-4-19 13:54:45

呵呵,散僧说得是。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4-4-19 15:49:16

溢美了!过奖了!区区哪里担当得起消受得起!
作者: 蕲阳子    时间: 2004-5-10 17:44:03

散僧先生一图我胸中之言,快哉!
作者: 狼朗    时间: 2016-3-10 15:38:42

12年了哦,猴賽雷
作者: 狼朗    时间: 2016-3-10 15:40:20

潘良桢 发表于 2004-1-24 17:17
窃以为黄跋至少不在苏诗之下。

宋四家中,我以为黄学古面最广,取法高古,广收博取。可惜现在注意黄的人 ...

這樣,還是老老實實把顏真卿學學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